村子不大,也就百十户人家,村东炒个菜,村西都能闻到香,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什么的,全村的人都去帮忙,热闹着呢。
村西的一户人家,大前天就刚给儿子办过喜事。新媳妇长得甜,月盘大脸,一双大眼,看到村子里的人,没说话先带笑,嘴里也甜巴巴地叫着伯呀、叔呀的。听得左邻右舍的都喜欢,都夸老李家上辈子积德了,娶这么一个识大体、会办事的媳妇儿。
但也有闹笑话的时候,那天吃晚饭时,新媳妇对老公说:“今天不知咋了,我和前街那位大嫂说话,她对我不理不睬的,我没招惹她呀。”老公就开着玩笑问她是哪家的大嫂,改天去替她出气。新媳妇不好意思地说:“就是前街第三家的大嫂呀,胖胖的,红红的脸。前晌我下地去,路过她们家门口,看到大嫂正从家里出来,就赶快叫嫂子。她看我一眼,像没听到,你说多让人不好意思呀”。
“是胖胖的,左眉下还有一颗红痣?”老公问。
“是呀,就是她呀。”新媳妇说。老公哈哈大笑起来说:“你呀,她不睬你,她没给你一耳光就是给足你面子啦!”老公笑得弯下了腰,眼泪都出来了,笑得新媳妇莫名其妙地直发愣。老公捂着肚子对她说:“你呀,别看人家没比你大几岁,但人家萝卜小长在背(辈)子上,她是咱本家奶奶呢!你管奶奶叫大嫂,她能搭理你嘛……”
新媳妇也忍不住笑起来,弯弯着眼睛不好意思地说:“唉,你看,这不是认不得人家嘛!”
隔没多久,新媳妇又委屈了,对老公说:“这村里就有怪人呀!我今天帮一个老大伯的忙,他没一句感谢话,还对我冷眉冷眼的。”老公又问她咋了?新媳妇说,下午在地里干活,眼看着天阴得要塌下来,想着家里还晒有玉米,怕被淋了,就赶快往家赶。才走到村边,看到一个弯腰驼背满头花白头发的老头子正在手忙脚乱地收玉米呢。新媳妇看他一个人背不动、拎不起的,就放下手里的家什,帮着他往口袋里装,然后又帮他把玉米送到门楼下……新媳妇蛮热情的,但老头却不领情,直说不需要,挡着她干活的手。等她手脚麻利帮他做完了活,他却连声感谢的话都没有,转脸就自个儿进了家……
“那老头个子矮矮的,还有一条腿瘸着?”老公问。
新媳妇说:“是呀,你咋知道的!”
老公顿时不高兴起来,对她说:“你呀,今天别说人家不睬你,我都想打你一顿啦!”
“咋了么?我帮他收玉米收错了?”新媳妇好脾气,依旧笑眯眯地问老公。
“当然是帮错了!你知道那老头是谁呀?那是咱仇家!”老公没好气地对她说,“他们家,在村里那就是一粒老鼠屎,臭得没人理!”“为啥呢?”“从前,他儿子在城里当个什么官,当官吧,却从不肯为乡亲们做点好事,就知道仗着势欺负人。今天欺负东邻,明天讹诈西邻,人人都不想搭理他们。有一年,咱俩家的地分在一起,他们家硬是多占了咱们二尺多地,把咱妈气得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老天有眼,前几年他儿子犯了事,住了进去,儿子媳妇离婚了,他老伴也急死了,就留下他一人。你以后也不要理他们,看到了就当看到一只狗!”
“是挺气人的,不过都是过去的事了,你消消气。”新媳妇软语温言,安慰着老公,脸上依然笑眯眯的。
“以后不许再理他呀,也不用帮他,要学得有志气!”老公交代新媳妇说。新媳妇笑呵呵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新媳妇嘴上说知道了,但却还照旧着。每次走到村口,看到老头子在干活,她会帮上一把;看他拉车拉不动时,她也会帮他送上坡;有时家里做了好吃的,下地的时候,她会故意捎上一些,悄悄放在他的家门口……只是呢,新媳妇也不开口说话了,做完了活扭头就走。
转眼,就要过新年了。这村里的规矩,哪家娶了新媳妇,过年的时候,街坊邻居都要端一碗菜送过去,意思是说,大家都是一家人,这家里添了人,就送一碗过来,表示接受新媳妇是自家人。
新媳妇的家里从年三十开始,就开始有人送菜,不停地送,到大年初一早上时,灶台上、桌子上,摆得满满的都是一碗一碗的菜。看着这么多的菜,新媳妇有点发愁,这么多的菜咋吃得完呀!正在发愁,听到有人走进院来,迎出门一看,又是一个送菜的。来送菜的,正是村东的瘸腿老头子。老头子双手端着一碗菜,菜是粉条炖猪肉,菜盛得快要溢出来,炖好的粉条上,大块大块的猪肉片,热腾腾冒着香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