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仝伟平
沁阳市常平乡常平村地处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在当地,如果谁家能买一辆货车做拉煤的买卖,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村民张万利过去就是一个拉煤人,他说:“拉煤的行当其实很难干,其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辛酸。”
1986年,从部队转业的张万利借钱买了一辆拖拉机,干起了去山西晋城拉煤的营生。那时候的煤很便宜,拉一车煤60元,车的核定载重量是5吨,但他每次都要超载。煤被运到沁阳、博爱等地,1吨可以卖17元。张万利说,他卖一车煤毛利能赚100元左右,一个月拉20多车煤,毛利能赚2000多元。
奔波在路途中,张万利体会到了拉煤的辛苦。虽然晋城到常平只有40多公里的路程,但害怕路上出状况,无论春夏秋冬,张万利总是4点多就起床,在家吃一顿早饭,带着干粮就出发了。渐渐地,他习惯了坐在尘土飞扬的马路边吃干粮,习惯了晚上开车,习惯了满身油腻腻、脏兮兮。
“那时候家里穷,不去拉煤更穷,去了有可能富,你去不去?”张万利心中充满了希望,所以开起车来也不觉得累。
1988年,张万利结婚生子,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养活一家人,他卖掉拖拉机与别人合伙买了一辆解放牌中型货车继续拉煤。
张万利说,拉煤辛苦不怕,挣钱少也不要紧,最让他难受的是被人欺负。有一次,张万利拉煤经过晋城一个叫下村的地方,遇到了路霸。几个人开了两辆摩托车,故意从后面撞他们的拉煤车,然后拿着木棍、铁棍从摩托车上下来,拽出他们就是几个耳光,张口就要上千元的赔偿。“在路上,遭遇车匪路霸是常有的事情。”张万利说。
无论过程怎样,张万利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当初家底薄,他挣的钱全部补贴家里了,盖房、买家具、买电器,还给儿子操办了婚事。
和煤打了10多年的交道,张万利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2000年,他卖掉了车,种地的同时做职业司机或者经营其他生意。2007年,子承父业,儿子也开上了拉煤货车。
在常平村,有许多像张万利一样的拉煤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追求着幸福的生活。
如今,张万利不再是一个拉煤人。10月份,常平村领导班子换届,他当选为常平村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从任职的那天起,张万利就暗下决心,要和其他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一起,踏踏实实地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让大家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