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光远
有人说,没有它,多氟多监测产品的目光将陷入盲区,质量的优劣将无法判断;有人说,没有它,多氟多将无法摘取世界无机氟化工领跑者的桂冠;也有人说,没有它,多氟多将在高精尖的世界无机氟化工和锂电池领域无立锥之地,丧失话语权和民族的尊严。但不管你听没听说过,它就在那里,默默地践行多氟多“氟通四海,锂行天下”的理想。它就是坐落在多氟多生产厂区西北侧二楼、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心化验室。
12月21日,带着好奇心,记者走进这个神秘的多氟多产品“体检”中心。
这是一个以蓝色和白色为基调的洁净世界,几十台通体白色的仪器昼夜不停地运转着,穿着蓝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员坐在蓝色的工作台前忙碌着。
“人进去如果不进行洁净处理,会影响检测的精密度,微尘是这些精密实验仪器的克星。”当记者来到一间橱窗式实验室门口时,工作人员让记者吃了闭门羹。“要进入这个千级洁净室,必须穿上工作服,戴上发套、口罩、鞋套,穿过呼啸的风淋设备,然后进入过渡间,处理好样品之后方能进入。”工作人员提醒说。
“别小看这些设备,它们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高科技精密仪器,单是这间千级实验室引进的两套美国设备,加起来就有400多万元。设备工作原理很复杂,当被检测物质进入系统后,达到等离子状态,就是太阳表面的状态,温度能达到6万K,从而激发检测物质元素的特征曲线,这样检测器通过质量数的分离,就能分辨出是什么元素、含量是多少。”该化验室副主任叶文豪说。
其实,该化验室对多氟多而言是实验室,也是“争气”室。五年前,在国内外无机氟化工领域,多氟多少有发言权,产品推入市场后,因为标准掌控在别人手里吃过不少亏。为此,提高科研投入成了多氟多唯一的选择。多年来,仅化验室就投入3000多万元,充实设备的同时大量引进硕士人才,从而实现了对自身产品从原料到半成品的不出厂检测,在其他产品出现检测异议时,还能充当仲裁的角色,2006年6月成为国家认可的实验室。
近年来,该化验室主持或参与修订的冰晶石、氟化铝、白炭黑、六氟磷酸锂、氟化锂、无水氟化氢、电子级氢氟酸等氟化盐的分析和方法国家标准有50多项。“没有公司高层的高瞻远瞩,就不可能在通往技术高峰的科技领域争取到话语权。”该化验室主任施秀华坦言。如今,由她主持研发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压片)已于今年12月份推荐为国家标准,为国家氟化物分析工作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