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近日从市工商局传来喜讯,去年,该局推荐上报的“武怀”、“珍珠菊”等50件注册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其中新认定22件、重新认定28件,尤其是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金箍”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驰名商标连续三年榜上有名
“海尔”为青岛增辉,“雅戈尔”为宁波添彩,实践证明,品牌的数量、档次彰显着一个地方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外在影响力,也是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在2005年前,我市在驰名商标领域还是一片空白。
2005年,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河阳”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风神”商标被司法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至此,我市才得以在驰名商标上实现零的突破。
此后几年,由于省著名商标储备不多、后劲不足等原因,我市驰名商标出现停滞状态。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市工商局商广科科长于中华与同事在调查走访后,向该局领导拿出一套实施商标推进战略的方案,一场声势浩大的品牌创建战由此打响。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申报的“云台山YUNTAISHAN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从此,我市申报的中国驰名商标年年中“榜”。2010年,河南金山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注册的“金山牌及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1年,焦作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的“金箍”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风神”、“河阳”、“云台山”、“金山”、“金箍”,一批驰名商标亮出了我市名牌方阵,也在全国范围叫响了“焦作名牌”。
著名商标呈现“井喷”式增长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市工商局商广科,一名工作人员用这句诗句贴切地形容近两年来我市成功申报省著名商标的喜人景象。
去年我市新增著名商标22件,这个数字与1995年至2004年间的总数持平,与2010年新增22件持平。“目前,我市共拥有125件省著名商标,这为我市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于中华说。
著名商标“井喷”式增长,动力何在?于中华认为,最根本的就是商标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2010年,市政府出台《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商标发展战略的工作意见》,把商标战略从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并将商标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通盘谋划,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商标战略格局。
商标推进战略实现“开门红”
2010年,《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商标发展战略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我市商标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用3~5年时间,使全市著名商标在1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在5件以上。如今,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我市就提前完成这一目标任务。
为了实施商标推进战略,市工商局按照“择优扶强、定向培育、跟踪服务”的原则,对商标实行梯队分类指导、重点培养。同时,该局组织开展企业品牌走访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的品牌状况,并制订了“三个一批”(推荐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方案。在去年的企业品牌走访活动中,该局共走访企业530余家,确定重点帮扶企业169家,并探索推行了“一站、一卡、三书、五簿”的“一一三五”帮扶工作模式。
如今,山阳大地处处涌动着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热潮,一个新的商标规划蓝图在全市呼之欲出:力争每年上报驰名商标1~2件,每年争创省著名商标8~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