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日报》报道,2011年12月27日,广东省在广州召开全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社工委主任朱明国强调:群众利益真无小事。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好,说得真诚,说得实在,说得温暖人心。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中央一再强调和要求的。但是,现实中,群众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从社会方面来看,一是群众的民主、平等和权力意识不断增强,相关诉求增多,群众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二是群众现实利益的思想增强,利益纠纷增多,群众工作对象越来越广;三是群众维权意识增强,维权方式日趋激烈,群众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诉求表达渠道多元,矛盾激化风向增大,群众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五是利益诉求趋同趋众,聚合效应明显,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
群众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就是干部要忠实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但是,现在不少领导干部对群众问题有很多误区,主要有三种不良作风:一些是群众观念淡薄,不关心群众痛痒,对群众疾苦置之不理;一些是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居高临下;一些是群众工作不扎实,绕着问题走,看见困难就推、就拖。有的甚至认为,反映问题就是不安分守己,就是不老实,就是刁民。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久拖不解决,甚至放任不管,最后酿成严重后果。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牢固确立群众观点。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待群众,尤其是对待社会最底层的困难群众,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满腔热情。只有时刻保持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干部才能赢得人心,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着力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民不聊生,困难的就多,找政府的就多,上访的就多。必须从群众的基本生活、生存入手,切实保障民生,那样,群众才能安安稳稳、安居乐业,群众工作也就好做了。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说得再好,如果没有行动,一切是零。心中有了群众,就会广开言路,虚心倾听群众呼声。诉求渠道畅通,群众有说话的地方,问题及时得到解决,群众工作必然就会有成效。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权益维护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机制的东西,是管根本的东西,是管长远的东西。没有权益维护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就事说事,遇到问题忙乱出击,群众工作自然做不好。绕着问题走,困难不解决,干部就没威信,政府就没公信力,群众与干部、与政府就会愈来愈对立。应该承认,现在的许多群体性事件,刚刚开始其实是很简单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对群众利益要先期预测、先行化解,从源头上、小事上预防。一味封堵抓捕,肯定不是办法。
做好群众工作,必须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学习、坚持创新,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的真实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不断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推进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群众利益真无小事。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怜,但是群众也最有力量。我们一定要为困难群众着想,设身处地为农民、工人和弱势群体着想,真心实意地为他们解决问题、多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