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见习记者 周瑞琴
皮革行业留给人们的印象一般都是环境污染大户,但走进我市皮草龙头企业——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这家原料和成品两头在国外、生产加工在国内的企业在治污方面的理念和举措,让记者对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有了更新的认识。
谈起企业“环保经”,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颖说:“没有技术创新,不讲节能减排,就没有今天的隆丰。这是我们走出的成功之路,也是全公司员工的共识。”
在实验车间,该公司环境资源部经理李德才指着一台直径大约50厘米的滚筒说:“这里每天都在作实验,目的是在低能耗、低排放的前提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先用这种小设备作实验,成功后再用大设备作实验,进而逐步推广。”
一张干羊皮变成高档成品,其关键性工序的核心是鞣制过程。李德才说,目前,隆丰皮草拥有国内皮革行业减排创新的两大亮点技术:独家研发了生态鞣剂,实现了铬液循环利用,是全市节能减排的亮点。
据介绍,2002年隆丰皮草建立至今,污水处理规模始终和生产规模同步扩大,主要引进羊皮革行业的世界先进技术——厌氧UASB技术来处理污水,处理成本大约每吨3.65元,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可供食堂做饭,不仅节省了大量能源,还实现了有效治污。在深度处理方面,从2001年开始,该公司利用国外的技术、国内的设备,通过浅层吸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处理后的水可以循环利用,染色工艺水和铬鞣工艺水回用量达到50%,每年节水120万吨。
“皮革产业是传统行业,在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只有投入更多,才能走在全国前列。我们不惜重金聘请国内外的技术人员,力求把传统的隆丰皮草打造成现代化企业。”李德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