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冬露) 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日前发布了今年一季度消费警示,电信服务、持卡消费等成为投诉热点。
一季度,市工商系统12315指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2615件,其中咨询2283件、申诉248件、举报84件。目前,该中心已处理申诉239件,调解成功23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6万元;已处理举报80件,办结率为95%。
一季度消费者申诉的基本状况为:商品消费107件,其中家用电子电器38件,占服务消费总量的35.5%,居第一位;日用百货26件,占24.3%,居第二位;烟酒饮料食品16件,占15%,居第三位;其余27件,占25.2%。服务消费141件,其中电信服务91件,占64.5%,居第一位;修理维护服务20件,占14.2%,居第二位;居民服务16件,占11.3%,居第三位;其余14件,占10%。
电信服务申诉居高不下。电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互联网服务资费不合理、不透明;资费不透明、话费误差多;退订增值业务难、“套餐”不明晰;擅自发送垃圾短信;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消费者信息被泄露、隐私权被侵犯等。另外,消费者在办理固话、宽带包年业务时,被强制附带联通卡。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办理话费缴纳业务时要详细了解资费方面的业务类型,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缴费方式,否则手续一旦办理就无法取消。
持卡消费纠纷增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商家中途歇业或者转让,消费者余下的预付款无法正常消费或者退款;二是消费者提出退订时,商家以各种理由予以拖延、拒绝,或者收取高额的退订费用;三是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实际的服务水平根本达不到承诺的标准。针对持卡消费存在的诸多问题,工商部门建议消费者不要办理储值数额过高的各类服务卡,选择消费卡预付式消费形式时,要认真考查经营者的信誉度和经营状况,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