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李海军
他视教学质量为生命线,在他的带领下,中站区劳模街小学的教学监测排名从前几年的末位段一路飙升,在2011年全区教育质量3次抽测中,荣获7项指标第一、1项指标第三、综合排名城区第一,成为中站区唯一的2011年度城区小学教育质量一等奖得主;该校近3年来先后筹措资金50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3200平方米的两栋教学楼,修建了标准的200米环形运动场,改造了水冲式厕所等,使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站区劳模街小学校长皇甫尚森克难攻坚,忘我工作,使昔日偏僻薄弱的学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皇甫尚森2005年担任劳模街小学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当时,学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多、城市留守子女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家庭人员结构复杂的学生多,提高教学质量困难重重。面对困难,他在进行调研之后,提出一系列办学管理思路:一是确定了“三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的办学目标,确立了“知识孕伏,教材重组,精讲精练,练习多元”的教学方针。二是推行层次化管理,明确成员的职责义务,带领班子成员各司其责,相互协作,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优化常规管理,推行集体备课。四是完善资源管理,变“管其短”为“用其长”,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所长与岗位所需的最佳结合。五是建立和完善质量评估机制,用动态的眼光和民主的方式来确认对数量目标和质量目标的选定,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他还结合实际开展了快板专项特色教学,从三年级开始普及练习,四五年级开始专项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效果。目前,该校三年级以上80%的学生都学会了打快板,“百人快板”已成为该区的特色品牌,多次在全区艺术节展演中获得一等奖。
在皇甫尚森的带领下,该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学生由几年前的300人发展到现在的500多人,先后被授予省示范性家长学校、市学生体质健康先进学校、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40余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