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在悦耳动听的洒水车铃声中,一条湿润、清新的道路呈现在我们面前,路边的行人有的驻足观看,有的放慢脚步,一些车辆也有意跟在洒水车后,似乎都在享受这清爽的环境。4月11日中午,当记者随市城管局洒水车对我市一些路段洒水时,看到洒水车经过的路段,引来群众关注的目光。
“过路口了就要关闭洒水开关,以免溅湿行人的衣服。”13时27分,记者乘坐洒水车沿解放路向东走到民主路口时,司机王日清伸手关闭洒水开关,对记者说,“洒水这活很招人嫌的,由于洒水喷射的水雾较大,一旦溅到行人的衣裳上或一些刚洗过的私家车上,就会引来对方的咒骂。”据介绍,我市城管局现有4辆洒水车,其中2辆车因年久车况较差而不能工作,目前能正常工作的只有2辆洒水车。每天5时30分,王日清和另外一名洒水车司机都要从市城管局出发,前往中站区一停车场里启动洒水车。
“洒水车都在城区的重点路段上工作,一旦车辆在路上出现故障,就会造成道路严重拥堵。因此,我们每天发车前都要对车况进行安全检查,排除一切故障后才上路工作。”王日清边开车边向记者介绍:“这一车能装10吨水,每天上午、中午都要分两次对我市普济路、解放路、山阳路、人民路等重点路段洒水降尘,每天要洒12车水,因为车辆的洒水处理设备都是双发动机,每天每辆车仅车辆用油等费用就需300元左右。”
记者注意到,自13时15分记者从市城管局门口随洒水车出发后,沿普济路、解放路行走还不到市体育馆门口,洒水车就没水了。在山阳路一取水点取水后,洒水车沿山阳路向南开始洒水。“这一辆洒水车跑一遍要洒三车水,全部工作下来需要二、三个小时。”王日清说。
15时许,王日清经过三次取水洒水后,车辆驶回市城管局,而另一辆同时出发的洒水车也正向市城管局驶来。市城管局环卫监管中心主任李全主说:“洒水除尘对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沿海城市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中小城市来说有一定压力,油价不断地上涨,运行经费的不足,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着洒水除尘工作的全面深入地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市环卫监管中心想方设法、内部挖潜、降低成本完成洒水除尘工作,努力给全市人民创造一个清爽的路况。”
“近来,不少群众反映我市城区灰尘较大,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人们纷纷呼吁进一步加大洒水降尘力度。”记者说。
“城区环境较差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些工地进入中心城区,裸露的地面容易造成扬尘。此外,一些工程车辆带泥上路、车辆抛撒也给道路环境带来恶劣影响。对此,有关部门已经联合对这一现象进行整治。同时,为最大限度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市城管局每天6时30分、13时30分都组织2辆洒水车上路洒水降尘,改善道路环境。”
对于目前我市的洒水车能否满足城市的需要,市城管局副局长李文闯说:“随着城市的发展,过去一些城区道路现已延长,路上的车辆、行人都大幅增加,相对就延长了每次洒水的工作时间。加之我市气候干燥,刚洒过的水不到5分钟就干了,使得一些人误认为洒水工作没有开展。”
“城市发展了,洒水车辆等市政环卫设施应与公路交通相配套,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需要。目前,我市的洒水车还是七、八年前城市规模的配套设施,洒水设施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李文闯说。
采访中,一些市民对于我市洒水车等市政设施老化及与城市发展不配套等现状提出建议,呼吁政府部门加大市政设施投入力度,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改善市民生活居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