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刘翔因为“瘦肉精”的问题已多年不吃猪肉。20日,国家体育总局特地希望通过新华社澄清此事,总局科教司综合处处长陈志宇表示:“我特意向110米栏国家队领队杨继敏核实此事,他很气愤,说刘翔从来没有断过吃猪肉、牛肉等肉食。”运动员的体能消耗较大,不吃肉食“中国飞人”恐怕支撑不下去了。
奥运年之所以谈肉色变,是源于对“瘦肉精”的担忧。正带队在青岛打亚锦赛的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确认:“我们的肉食品都是国家体育总局特供到青岛的。”记者从组委会相关人士打听到的消息更具体:国羽吃的猪肉均从北京空运而来,前期已运来400公斤。看来,吃“特供肉”倒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瘦肉精”是能够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的总称,因其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列为禁药。同时,因其作为饲料添加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被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地禁用。所以,21日网上对运动员吃“特供肉”反应强烈:“运动员吃特供,那我们吃什么?”
“特供”这个词国人并不陌生。计划经济年代,物质匮乏,“特供”是一些官员享有的特殊待遇,即老百姓吃不上的东西,官员可以买得到。而今,这两个相同的字有了完全不同的意思,“特供”提供的是安全,同样是肉,老百姓却吃得不放心。
去年,国内一些著名肉食企业被曝产品含有“瘦肉精”,引发一场波及全国的整肃行动,照常理看,“风雨过后见彩虹”,我们可以吃上放心肉了。监管方也表示,肉类安全没有问题。才过去几天啊,监管方就让吃“特供”的中国羽毛球队反扣一球:这肉还“精”着呢!
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明摆着的事实,为什么不到位,道理也是明摆着的:指望吃“特供”的人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多大可能?因为他们有“特供”可吃,就无法体会食品安全对百姓生活之重要。记得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一次会上说,广东官员不吃“特供”。笔者想,不吃“特供”的官员抓食品安全一定是认真的,这也关系自家餐桌上的安全啊!
道德血液流失,环境资源遭破坏,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在此大背景下,想通过吃“特供”保平安,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浙江一企业家为了吃得放心,圈了几十亩地,吃的东西全是自家种养的,可他最终还是放心不了,做菜用的油盐酱醋出问题了,喝的酒出问题了,最后还得知,土地和水源也被化工污染了……吃“特供”,保不了安全,只有当“特供”成了“普供”时,才有真正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