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能移山填海。”
——《雷锋日记》
多少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多少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更是涌现出无数的雷锋式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2011年3月份,为了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树立农行优质服务的社会形象,农行武陟支行在全辖范围内开展了创建“雷锋式团队”活动。一年多来,活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先进人物,发生了许许多多爱岗敬业、服务社会的生动故事,让广大农行客户真切地感受到“雷锋”就在身边。
不怕麻烦的王春凤
王春凤是农行武陟支行营业室主任,成熟中透着干练,是同事们眼中的女强人,自“雷锋式团队”创建以来,她为了抓好文明标准服务,始终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
去年12月份的一个傍晚,忙碌了一天的王春凤收拾东西正准备回家,突然接到一位客户的求助电话。原来这位客户因网银操作不熟练,一笔重要的结算交易不能成功划转。为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王春凤顾不上回家给孩子做饭,急忙开车赶往离县城25公里的客户家中,在帮助客户完成转账交易后,又一遍遍手把手教会客户使用网银。直到21时,她才算是教会了客户。看着一脸疲惫的王春凤,客户感激地说:“王主任,您实在是太辛苦了。今天,无论如何我要请你吃顿饭。”王春凤笑着说:“我们有规定,就不麻烦您了。再说,这是我分内的事情。”
巧解难题的王小艳
王小艳是农行武陟支行的一线柜员,长期以来,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烦心事,她总是将最甜美的微笑留给客户,并因此与众多客户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去年夏天,王小艳在进行电话回访时,一位老客户急需将手中的70万元承兑汇票变成现金,请她帮忙。电话里听到客户焦急的语气,王小艳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可过后,她就开始犯难了。因为,承兑汇票银行贴现手续太麻烦,私人兑付利息又太高。没有办法,王小艳只好求助其老公。最后,她老公找到几个做煤炭生意的朋友,帮助客户兑现了承兑汇票,并为客户节省了8000余元的承兑贴息。
正是因为这种心交心的服务,客户遇到困难总是找到王小艳。每到春节,许多客户总是提早地给王小艳发来祝福短信。
深受信赖的李小军
农行武陟支行综合柜员李小军,上有80岁老母,下有不满3岁的孩子,自己身体又不是太好。但是,在创建活动中,他从不拖大家后腿,并且主动承揽不属于工作范围的服务。
今年年初,一个有着千万元存款的企业客户因项目迁移、路途遥远要求销户。李小军不但积极为客户服务,而且主动承诺:“凡是有动账回单的,次日8时前我送到你们手中,保证做到你们满意。”李小军的承诺让客户彻底放下心,激动地说:“农行的服务真是没得说。以后,我们还会成为农行最忠实的客户。”现在,这位客户已成为农行武陟支行的存款大户。像这样的服务,对李小军来说是家常便饭。
帮民致富的老员工
孙志超、申方正是农行武陟支行两位年逾半百的老员工,也是深受行领导信得过的三农客户经理。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他们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整日奔忙在田间地头,帮助成百上千的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去年9月,由于受到市场波动影响,靠经销糠醛渣和经营饭店为生的西陶镇西陶村史某的经营计划落空,导致糠醛渣滞销造成积压,再加上经营的饭店赊账较多,在农行贷的3万元即将逾期。为了帮助该农户解决困难,孙志超、申方正驻扎该村10多天,一面积极想办法帮助其收回饭店欠款1万多元;一面找熟人、托朋友帮忙联系糠醛渣销路。最终,缓解了客户经营困境,保障了农行资金的安全。
像这样的故事,在农行武陟支行还有很多很多,正因如此,该支行连续连续3年被评为武陟县“人民满意单位”,该支行营业室被省分行评为“女职工文明服务示范岗”。
本报记者 孙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