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龙卿
南水北调工程在我市中心城区穿越,浩大的拆迁工程前所未有,在拆迁中又有新的惊喜和发现。6月6日9时许,在我市解放区境内王褚街道东于村南水北调工程拆迁现场,解放区农林局、王褚街道和村里的干部等来到一片废墟中,察看一棵有数百年的古槐树的生长情况。
古槐树的主人、71岁高龄的张治其老人和50岁的侄子张具也闻讯从不远处赶来。
谈起古槐树的年龄,张治其回忆说:“听爸爸讲,我姥爷在世时就有这棵槐树了。从姥爷在世推算,古槐已经有160年以上的历史。”
“在我的印象中,在古槐下出生的已经有400多口人了。过去,古槐枝繁叶茂,把我们家三个院子都遮盖住了。每到夏天,附近街坊邻居都喜欢端着饭碗到树荫下边吃饭边乘凉。古槐还十分神奇,文革期间,古槐死了几年,树上没有一片绿叶。但是,没过三年,枯树上又长出了新枝。所以,现在这棵古槐上面都是枯枝,下面是繁茂的叶子。特别是今年,古槐长势最好。枯枝也掉落过,但是枯枝都是在夜里没人的时候才掉落,从没有砸到过树下玩耍的儿童和乘凉的大人。过去古槐被许多房子遮挡住了,现在拆迁后房子都没有了,只有古树在废墟上矗立着,十分显眼。”张治其老人说起古槐的情况津津乐道。
张治其一家人十分敬重古槐,每月的阴历初一和十五都要烧香祈福。前一段拆迁,一家人也是恋恋不舍地搬走了。搬迁前,又在古槐前放了鞭炮,烧了香,希望古槐继续生长在这片土地上。
踏着废墟,解放区农林局的工作人员刘辉拿出了专用尺子对古槐进行了仔细测量。古槐胸围173厘米,直径55厘米。树冠东西长12米,南北长9米,树高8米。她将古树的详细情况填写到国家古树名木调查申报表上。
王褚街道的干部张明喜说,古槐树处在规划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主干渠两侧的绿化带上。乡里、村里下一步将加强对这棵古树的保护。
刘辉也对张治其老人说,“这棵古槐有数百年的历史,见证了山阳大地的历史变迁,我们近期将古树申报列入国家的古树名木保护名录,还将用栏杆围起来,挂牌进行保护。以后这棵充满传奇色彩的古槐必会成为绿化带上的一大景观,不仅可以向人们诉说山阳的悠久历史,还将守护着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