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①)
隐患三:病险水库问题多
我市现有28座中小型水库,大都存在病险问题。我市虽然已经完成了顺涧、马鞍石水库等9座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但均未经洪水考验。白墙、小柴河7座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加固施工。司家沟、璩沟等6座小型水库准备施工。群英、青龙洞等5座水库列入近期治理规划。小型水库大多无专管机构、无专人管理、无管理房、无固定通信预警设备、无雨量水位观测设施,抢险力量薄弱、物资储备不足。
隐患四:防汛抗旱保障能力薄弱
全市县级防办普遍存在级别低、编制不落实、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难以满足防汛抗旱工作需要。
防汛抗旱力量不足,防汛抢险队伍数量不足,规模偏小,装备落后,服务能力仍然偏弱。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力涌向城市或外出打工、经商,加之农村“两工”取消,组织群众抗洪抢险难度加大,农村抗洪抢险力量严重削弱。此外,我市各级还没有有效建立防汛抗旱经费投入机制,防汛抗旱经费投入渠道单一,投入明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汛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隐患五:南水北调工程考验城市防汛
我市是南水北调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在南水北调城区段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防汛问题。
部分南水北调左岸排水建筑物上、下游不畅通,或排水直接对着村庄,汛期洪水一旦来临,将对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
我市有5条城区河道,在南水北调城区段以南河段,防汛问题十分突出。今年南水北调城区段堤防已基本闭合,主城区原先靠9条大路、3条小路、14条排水沟排泄北部雨洪。南水北调总干渠截断后,将主要靠普济、群英、瓮涧3条河道下泄,白马门河、李河也存在同样的问题。5条河道下游,防洪标准本来就很低,河道断面偏小,因此,今年城区5条河道下游河段的防汛形势将更加严峻。
南水北调穿河施工,也造成河道堤防破坏,有的堤防未完全修复,已修复的也未经洪水考验。
隐患六:麻痹侥幸心理严重
年年喊“狼”来,年年不见“狼”。
多年来,由于我市未发生较大的流域性洪水,部分干部群众防洪意识淡化,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严重。会议年年开,文件年年下,但有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还没有实实在在地落实到位。
综上所述,我市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确保在规定防洪标准内主要河道堤防不决口、中型水库不垮坝、平原排水畅通、中心城区安全度汛、重要交通干线正常运行、工矿企业正常生产,努力夺取粮食丰收,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