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海华纺织:逆势飞扬创佳绩
情系绞胎“筑梦”人
文化产业更需市场磨砺
一顶安全帽引发的思考
5月份我市出口止跌回升
前四个月全市国民经济增势平稳
图片新闻
龙昌集团为出口蓄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6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绞胎“筑梦”人
——记市国礼绞胎瓷坊总经理王水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王水林正在鉴赏绞胎瓷。
  本报记者 詹长松 摄
 
   

  本报记者 詹长松 许伟涛

  他有一个梦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有一个梦想,千年绞胎,产业复兴。

  人人都说,绞胎无大器。他却烧制出了高38公分、由24500块小泥块组合而成,通体无接缝的“将军瓶”。

  人人都说,绞胎烧制“十窑九空”。他却舍易求难,努力恢复成本高、难度大的煤窑、柴窑。

  他是谁?他就是焦作市国礼绞胎瓷坊总经理王水林。

  王水林是土生土长的焦作人。家住当阳峪系东焦作古窑址旁的王水林,在耳濡目染中喜欢上了古陶瓷,这也许注定了他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和一个“瓷”字密不可分。

  1993年,王水林从部队退伍后到原山阳区矿山公司工作,从事矿产资源分布及矿物原料分析研究,重点是对焦作陶瓷耐火原材料进行研究。2000年,他到山阳区科技局工作,开始接触到当阳峪窑绞胎瓷等古陶瓷,这让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心底对古陶瓷的挚爱一下迸发出来。2009年,王水林成立焦作市山阳区国礼绞胎瓷坊,对绞胎瓷开始进行研发和生产。

  醉心其中的王水林每天从家到绞胎瓷生产现场,再到绞胎瓷研究所,三点一线,几乎组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但是,这不仅没有让他觉得枯燥,反而还乐在其中。

  挚爱提供的只是动力,但要想在短时间内恢复失传近千年的绞胎瓷技艺,更需要的是实力。对此,王水林投资近180万元,聘请高中级技术生产人员20余人,建设各种窑炉八座,从古老的煤烧窑到现代化的汽、电窑和各种试验窑等一应俱全,还特聘国家资深古陶瓷专家、香港宋瓷收藏专家为顾问。尽管如此,研发的过程依然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一次在研制煤窑烧制绞胎瓷的时,由于工艺不成熟,当王水林打开窑门时,憋在炉膛内的煤气伴着火焰一下冲了出来,把他的头发、眉毛都烧焦了。受此“一劫”,王水林不但没有退缩,反而更激起了他要用古法烧制绞胎瓷的好胜心。

  谈及复兴绞胎瓷的责任,军人转业的王水林常说,自己是一个为梦想而战的人。但有时候,梦想与责任都能让人为之痴狂。

  经过1000个多个日日夜夜的苦干,先后调整了598次绞胎瓷原材料配方,经历了1900余次失败的洗礼后,王水林成功恢复了绞胎瓷的生产工艺。他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复古如古”。他严格采用古式石磨加工陶瓷原料,手工编织成型坯体,燃煤砖窑烧制产品。“只有工艺上与古法越接近,生产出来的产品才能更神似古品。”王水林说。

  几近苛刻的生产工艺,产品的质量必然就高。王水林生产的复古小碗、钵、罐、瓶、盏、壶、杯等几十个品种,产品釉面光润、瓷质坚硬,造型别致,纹理独特,颇具古瓷遗风。

  在此基础上,王水林还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古老的绞胎瓷技法和现代化技术融为一体,生产出具有适合市场需求的绞胎瓷艺术品,主要产品有将军瓶、梅瓶、玉壶春、太极壶等装饰产品系列,文房用具、茶具酒具餐具等实用系列,以及中国龙、屏开富贵、华表等文化系列产品100多种。其中,38公分高的“将军瓶”,更是打破了“绞胎无大器”的古语,此作品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由于产品工艺精湛,品位高雅,底蕴厚重,艺术感强,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王水林的多件作品荣获了工艺美术大奖,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市国礼绞胎瓷坊也获得了“2011年度河南省十佳科技创新单位”的殊荣。

  如果说着迷于绞胎瓷生产工艺是王水林“小爱”的话,那么真正关心绞胎瓷产业发展则是他的“大爱”。今年5月18日,王水林携带他的作品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时,浙江龙泉窑青韵轩的老板被绞胎瓷的神奇工艺深深吸引。他找到王水林并许以重金,想让王水林把绞胎瓷的原料配方、生产工艺等转让给他。王水林一口回绝,并告诉他,绞胎瓷是焦作先人留下来的辉煌文化遗产,把这一独特的工艺留在原产地是焦作绞胎瓷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担当,但欢迎各界朋友来焦作投资建厂,共同为繁荣绞胎瓷文化产业作出贡献。

  我市资深古陶瓷收藏者张义国对此事的评价是,有了像王水林等这样一大批深爱绞胎瓷的焦作绞胎瓷人,绞胎瓷在原产地焦作再现昔日的辉煌指日可待。

  目前,王水林申请成立的焦作市宋代绞胎绞釉瓷研究所已获批准。“有了这个平台,就能聚拢更多的绞胎瓷爱好者,大家戮力同心,各显其能,共同把绞胎瓷产业做大做强。”王水林信心满怀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