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冬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莘莘学子一直绷得紧紧的心,终于可以放松了。而此时此刻,市总工会社会保障部的工作人员,却显得更加忙碌了,因为从现在起,他们已经开始在筹备“爱心助学”活动了。为此,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组织积极与民政、教育部门沟通配合,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尤其是农民工子女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2011年,全市共资助困难大学生1210名,发放助学金282.2万元。其中,仅各级工会组织就资助565人,资助金额97.5万元。累计为困难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3246人次,安排就业542人。
“金秋助学”,只是市总工会开展社会保障、送温暖和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去年,全市工会系统共完成小额借款49万元,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再就业298人。截至目前,小额借款资金累计达到2040.5万元,帮扶人数累计7769人;发放全总/UNDP小额贷款6批390万元,帮助127名下岗职工成功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45批贷款2459.5万元,帮助1042人创业,带动476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在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情况方面,2011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通过自办、联办和委托社会办等形式,共举办各类职工培训班206期,培训各类就业困难人员20960人次,其中培训农民工5015人次,培训技术工人1358名;全市工会系统共帮扶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756人次,其中农民工2250人次。
在“双节”送温暖工作方面,2011年,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帮扶救助资金190万余元,慰问和救助各类困难职工、困难农民工、困难劳模和工会干部7600余人。全市没有一名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因得不到救助而过不去年。
在信访法律工作方面,市总工会在做好日常职工信访工作的同时,开展了《劳动合同法》执行情况和劳务派遣工作情况调研、工会法律援助工作调研,对《社会保险法》进行了大力宣传,就加强法律援助长效机制建设向省总工会提出建议。对全市工会系统“六五”普法工作进行了部署,制订了“六五”普法规划,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
市总工会去年开展的社会保障、送温暖和帮扶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认可。今年,市总工会继续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三级网络建设,开展乡镇、办事处帮扶工作站达标争优验收评比活动;进一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以技能培训促就业,重点加大创业培训、家政服务订单式培训、技工培训力度;以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为重点,探索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新路子,以帮助更多的困难和下岗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