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冰
“全国工会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创新贡献奖”……近年来,市总工会凭借着出色的工作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荣誉25项,省级荣誉78项,市级荣誉70项。今年,在全市带头创先争优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表彰动员大会上,市总工会又荣获了2011年度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称号。
殊荣何以如此之多?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推进工作创新发展……围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服务焦作职工队伍成长,市总工会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抓能力、促服务上,赢得了职工群众的广泛信赖和市委、市政府的满意。
能力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
围绕创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市总工会广泛开展了以提升素质为主题的学习型工会建设活动,将学习与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抓,认真开展创建学习型工会建设活动。
——积极组织学习。市总工会坚持每周四的学习日制度,制订职工教育计划,深入学习工运理论、政治理论,按照“两提两转”的要求,突出抓好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切实增强机关同志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和优质服务意识。在机关长年组织开展读书学习评比,机关全体同志每年坚持记读书笔记不少于2万字,每年机关党委都要对读书学习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积极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培养知识型职工和学习型团队,增强职工的学习力、竞争力、创新力、发展力。去年,配备完善了机关图书室,丰富工会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开展了以“好书伴我行,书香满机关”为主题的“书香机关”创建活动,在市总工会机关中打造读书学习活动的品牌,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型工会建设。
——积极开展学习先进人物活动。开展向全国道德模范学习活动;开展“学习身边先进人物,加快推进科学发展”活动,用先进人物精神鼓舞和激励全市广大工会职工爱岗敬业,开拓进取;成立焦作市全国劳模事迹报告团,认真开展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评选活动,用新时期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机关干部作风得到进一步转变,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
为推动我市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集体活动顺利进行,市总工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六个一”活动。按照“两提两转”要求,围绕“学习提升”主题,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如何才能让人民满意”大讨论活动;举办“道德的力量”演讲比赛,进一步激发广大职工学赶先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开展公务员法知识竞赛,强化工会职工知法守法、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执政为民水平;开展“争创文明部室,争当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比活动,选树典型,在市总工会机关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在此基础上,市总工会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工会自主争创活动。
——积极推行“双20”计划,即机关每个部门和每个县市区联系20家基层工会,帮助基层工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今年“双20”计划重点围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工会领导分别带队深入全市基层企业,指导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协商机制和正常工资增长机制,进一步解决企业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市总工会组织工会职工到儿童福利院做义工,并带去价值1万元的文具、玩具、食品等物品和1万元慰问金。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建党活动。号召全市职工中的党员、劳模开展义务劳动,结合实际开展修旧利废、节能减排、小发明、小创造以及清理车间卫生死角等活动;对于遇到突发性急难险重任务的企业,组织成立党员劳模突击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通过义务劳动,充分发挥党员和劳模先锋模范作用,塑造工人阶级队伍良好形象。
——以农民工为平台,做好农民工工作。在我市“农民工节”期间,全市工会系统开展了“十件实事表深情,关爱献给农民工”主题教育活动,围绕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农民工身心健康等方面,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举办焦作农民工风采摄影展,引导广大农民工在城市之中创业兴业,展示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和他们工作、学习的风采。
——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活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
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助力职工成长成才
市总工会组织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服务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和节约型社会建设,市总工会组织全市广大职工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在南水北调、迎宾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开展了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促进了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在全市20家能耗大户、排污重点企业中开展节能减排“双为”劳动竞赛,全市参与节能减排竞赛的职工近40万人;深入开展以“五小”为主要内容的职工技术创新竞赛活动,参赛职工10余万人;深入开展“安康杯”竞赛和“一法三卡”活动,全市职工参与39万余人,我市被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奖;以创建“工人先锋号”和争当“首席员工”活动为载体,开展技术培训、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活动,努力打造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队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进一步扩大创争活动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岗位技能。
——创新职工培训的方式方法,利用工会职工学校、文化宫、俱乐部和企业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阵地,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职工书屋建设,以乡镇、社区为重点,积极创建全国和全省职工书屋示范点。
——围绕建党,开展党员劳模义务劳动、送优秀文艺节目下基层、“展形象、比贡献”主题读书征文等一系列重大庆祝和纪念活动。
——广泛开展有工会特色的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造“四有”职工队伍。
维权益、化难题,赢得职工广泛信赖
为深化帮扶内容,提高帮扶质量,积极协助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生产生活问题,市总工会严格履行“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庄严承诺,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监督人的职责,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多种帮扶活动。几年来,市总工会共慰问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困难工会干部3万余户,发放救助金1200余万元;去年筹集400余万元资金,帮助近2000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
——大力加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积极为困难职工提供政策咨询、生活救助、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技术培训、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8家困难职工帮扶中心,103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起帮扶工作站,构筑起市、县、乡三级工会帮扶网络,扩大了帮扶工作的覆盖面。几年来共救助困难职工5000余人次,救助金额近150万元,技能培训2万余人次,安排再就业8000余人,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被河南省总工会授予“五星级帮扶中心”称号。
——努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市总工会在全省率先实施小额借贷款,几年来共发放小额借贷款3800余万元,帮助近9000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此外,市总工会还着力完善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机制,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了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在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中,市总工会制定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考核细则》,把创建活动拓展到各行各业,延伸到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市总工会协调市公安局,拓展了110报警服务台的职能,将110报警服务台增设为职工反映权益维护问题的举报投诉电话。在加强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设方面,市总工会健全完善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制订我市工会加强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三年规划,切实做好劳动争议预警和调处工作,使我市建立了工会组织的企业基本没出现较大的劳资纠纷和集体上访事件,促进了我市职工队伍团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