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绑 架
悠 哉
拴童的铁链也勒紧了人心
“延迟退休”应做到广纳雅言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迟退休”应做到广纳雅言
□麻 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讨会放出风声,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称,建议中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以应对我国缓解劳动力总量减少的现状,并提出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直至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据《京华时报》)

  事实上,从2008年起,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一直余波未息。4年后,树欲静而风不止,民众再一次为忧虑退休后“尽享天伦”的惬意时光缩水而揪心。今年6月初,人社部表示,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6月27日,《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而几天前,来自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的政策“吹风”,将这场全民大讨论推向了高潮。

  遗憾的是,面对4年前相同的命题,“主延派”的官员和学者们仍然没有拿出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对此,民间焦虑和忧虑的情绪正在蔓延。作为政府的“智囊”,专家、学者和相关机构的政府官员们掌握着制定政策的话语权,他们的建言献策对于某项法规的出台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某种意义上的决定性作用不容小觑;诚然,来自民间的声音固然微弱,但其敏感、尖锐、直率、更接地气。理论的逻辑无论多么严谨,可行与否,还需要倾听民众的心声,经得起“生活逻辑”的检验。质言之,延迟退休问题“民大于天”,政府亦立足民本,咨诹善道,广纳雅言。

  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延长退休年龄是为了应对劳动力不足。诚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刘易斯拐点后,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凸显。然而,“劳动力不足”的概念过于宽泛。大体看来,我国服务业、基层一线的劳动力紧缺确是事实,国际学术大师、创新型人才的匮乏亦是现状;相反,日常工作、事务性工作和基础性工作并不缺人,人员冗余现象在体制内机构普遍存在。应该说,“劳动力不足”仅是个相对的概念,更棘手的现状却在于劳动力分配不平衡所致。

  而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提出,加大对老年劳动者的培训力度,以其更好地服务工作岗位的建议更值得商榷。凭心而言,蔡昉的提议很“冷血”,除工作之外,生命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为工作和生活拼搏了60年的人们应该有权利选择安度晚年的方式,像对待大学生一样对老年人强化培训力度,无疑将大大降低中国人的幸福指数。

  据多家当红门户网站的微博及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九成参与者反对延迟退休,而支持率最高的调查结果也达不到10%。其中,民众普遍认为公务员是延长退休年龄最大的获益群体。公道自在人心,调整退休年龄,切不可以与国际接轨为借口“断章取义”,要打消民众的顾虑,“体制内”的专家们还需要多倾听广大“体制外”群众的心声,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从养老金水平及管理体制、国家社保财政支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青年人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医疗保障、国民身体素质等方面提供更加细化的、经得起推敲的方案,谨慎谏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