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绑 架
悠 哉
拴童的铁链也勒紧了人心
“延迟退休”应做到广纳雅言
媒体观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2年7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媒体观点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异地高考改革多少问号有待开解

  【事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日前透露,最近,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意见国务院已同意,将适时发布。

  【观点】异地高考改革似不应以意见来推动,而是应该以条例或法律来“护航”,因为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容易陷入争议的改革。而要想化解这场改革的阻力,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全国“一盘棋”的改革草案征求民意,让民意来推动这一改革走向公平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羊城晚报》

  教孩子拔孔雀毛,是种可怕的教育

  【事件】7日,网友“解药keigo”在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带孩子去武汉动物园玩,却看到令人抓狂的一幕!在孔雀园外,有几个大人在教孩子用花生把孔雀诱引到栏边,然后乘其转身吃食的时候残忍地活拔孔雀毛! (7月8日《武汉晨报》)

  【观点】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说明了榜样的力量。子不教父之过,若是乱教育则更是在害人害己。今天你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明天他就可能给你同样的回报。正如有评论所说,今天你教孩子拔孔雀毛,等他长大了,他就可能去揩他人、单位、国家的油,甚至啃父母的“老”。栽什么花结什么果,指导孩子拔孔雀毛的爱里有“毒”,它最终会将很多人放倒。 ——《每日电讯》

  女民警帮行乞老人穿衣服何必大惊小怪

  【事件】7日,网友“-慧子的黑眼圈很深”告诉记者,上午11时许,途经五一中路大利嘉城时,看到有一位行乞的老婆婆铺了张报纸坐在路边。老婆婆的衣服敞开着,可以看到老婆婆裸露的身体。这时,她看到一名女民警走过去,蹲下身子帮老婆婆整理衣服,还帮老婆婆扣上衣服扣子。女民警好像没说话,只是很认真地帮老婆婆穿衣服。“-慧子的黑眼圈很深”表示,当时自己也被这一幕感动,于是按下了照相机的快门。

  (7月8日福州新闻网)

  【观点】女民警帮行乞老人穿衣服这样的小事能引起轰动,这说明,在我们的政府工作中,政府官员与广大群众之间的感情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这种距离的消除,需要我们政府或者是某些单位的工作人员要亲力亲为,要为广大群众谋事干事,用“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来拉近政府工作人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荆楚网》

  赞扬“最美农妇”别忘“冷思考”

  【事件】6月30日,吉林省白山市3名在田间干活的农妇,紧急拦停一辆载有500人的火车,避免了一场事故。事发前,因大雨引发的山体滑坡,致大石和树木砸在铁道上,3人见火车即将经过,就不顾安危喊叫并挥舞手臂,拦住了火车。事后,3人曾两次拒绝了1000元的奖励。 (7月8日《北京晨报》)

  【观点】现在看来,对于“6·30”事件,“拦截”很成功,避险很圆满。但在事发之初,谁又能断言情况不会走向反面?毕竟,列车提速了,千米也只在眨眼间。万一,在列车到来之前,警报未能及时发出,司机未能提前应对,这载有500名乘客的列车,车到“险”前,不知又该发生怎样的惨剧?

  ——《西安晚报》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