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杨琴冬子)武陟县谢旗营镇辛杨村有一个32人组成的低保评审团,今年7月,评审团经过对本村原低保户和新申请户认真评审,逐级上报审批,取消低保对象3人,新增低保对象9人。落榜户辛福来说:“谁能吃低保,谁不能吃低保,公开、公正、透明,俺没有意见。”
“俺县355个村(居委会)都成立了低保评审团,成员8000多名。”武陟县民政局局长张荣举说,“这是为防止错保、漏保、‘人情保’,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最贫困、最需要帮助的群众而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评审,今年年初以来,我县取消低保对象1488人,新办理低保对象2462人。”
各村(居)评审团成员由熟悉村民情况、公道正派的村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等担任,其中村民代表占评审团总人数的50%以上。评审团成员定量产生,1000人以下的村15名,1000~3000人的村25名,3000人以上的村35名。
低保评审团是保障对象顺畅进出的第一道关口,即对已享受的低保家庭进行定期评审,对新申报低保家庭进行无记名投票评选。评审团成员不搞“终身制”,每年轮换一次,全村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轮流坐庄”。这项制度,杜绝了“拉票”、“贿票”、“人情保”。
武陟县低保评审实行办理时限、政策标准、评审步骤“三统一”,“一把尺子量长短”是最鲜明的特色。该县民政部门对优先办理低保对象、不予保障对象和家庭经济好转的拟取消对象标准进行细化、量化。辛杨村低保评审团团长辛文福说:“有了量长短的尺子,评审、评选就有标准了,谁能吃低保,谁不能吃低保,条件一目了然,一看就懂。”
评审团成员在评审、评选前,都要认真学习“低保明白纸”,对原低保户和新申请户逐户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评审、评选中,要严格按规定步骤进行;评审、评选后,要在评审结果记录本上签字,将结果入档,并在村(居)公示栏进行一榜公布,无异议后提交上级民政部门。乡民政所逐户调查,二榜公布。县民政局实行40%入户调查后,三榜公布拟取消低保对象和新增低保对象。
“有了低保评审团,低保对象进出顺畅了,符合率也高了。”谢旗营镇民政所所长冯小文说,“实行低保评审制度后,全镇低保申办符合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5%以上。”
“有了低保评审团,县、乡政府放心了,乡、村干部省心了,党群、干群关系密切了,因吃低保引发的矛盾纠纷没有了。今年年初以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低保纠纷。”该县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杨志理说。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