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家长反映,广东东莞阳光二小学生午餐午休需摇号。据悉,该校一年级扩招到7个班,往年全部学生都可午托,但今年只能解决部分新生午托。由于资源有限,学校采取摇号的方式,一共摇出150多名学生,中午可留宿学校用餐和休息,其余学生只能由家长接回家。(据8月1日《广州日报》)
“摇号”可以用于赌运气的抽奖、购买彩票和商业促销。摇号的范围可以涉及汽车上牌、学生择校、购买汽车和房产。可现如今,连小学生午餐午休都要靠摇号来决定,实在让人唏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摇号午休”显然是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背道而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不能只是空谈,还得有切实有效的行动,这其中起码要有对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此外,后知后觉的情况本不该发生,如果相关部门及校方将工作做在前,考虑问题全面妥当,何至于出现新生暴增而导致的现状呢?
而就国家政策而言,我国《义务教育法》明文规定,学校设置应当与居民区的建设同步,为何会一下子出现新生暴增的现象呢?况且在房地产开发的时候,开发商就一并缴纳了教育费附加。这些钱用到哪里去了呢?同样是缴了学费享受平等教育的学生,只能被迫靠摇号来决定吃饭和睡觉的权利,学生辛苦,家长也跟着劳累,这又是公平的“摇号决定命运”的行为显然不妥。
学校采取摇号的方式,表面看似体现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实则无奈之举,更有逃避责任之嫌。试问,没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为何放手扩招?一个年级陡然扩招7个班,一下子要多出多少学生。莫非所有摇号都是在“公开、公平、公正”之下所为?在摇号的背后会不会隐藏一些不为人知的猫腻或是漏洞。学校招生时没有提前说明不能午托,若事先预知或及早告知,也许当时就会有家长考虑选择其他学校。笔者认为,除摇号之外的方法其实还有很多,譬如可以座谈会的形式说服就近的家长接走孩子,把名额留给不具备回家条件的学生。也可通过外卖食品、租赁床铺等方法解决问题。
摇号不是公共管理的方法,更不是一种决策机制,也绝不是一种教育,不能解决不了就把问题转嫁于家长身上。此外,摇号决定午饭午休权也许并不是个例,这也给其他地方的政府和学校敲响了警钟,摇号摇出的不是运气,而是对教育的讽刺、对祖国的未来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