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项鼓励承接产业转移的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一片片对接产业转移的工业园区掀起了新的建设高潮,一支支精心“装扮”的招商队伍奔赴珠三角、长三角,一个个产业转移项目动工、投产……2012年的博爱县,承接产业转移风生水起。
如何才能启动加速发展的引擎?先进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实现飞跃发展”的成功经验给了“开放包容,求实创新”的博爱人能动的思考:谁的发展环境最优、谁的营商成本最低、谁的产业配套能力最强、谁的管理服务质量最好,谁就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承接能量。
博爱做到了!该县坚持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按照“延长产业链、缩短供应链、减低成本链、提升价值链”的原则,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紧紧围绕四大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政策、市场、资源、劳动力和区位等比较优势,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赛场”上蓄势发力,奋起直追,一举成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第一方阵中的主力军,为争创“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蓄积了能量。
破题:优化环境,吸引产业转移
承接产业转移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落点”?博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立足自身优势,从优化环境上着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洼地。
该县先后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意见》和《博爱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从政策上、资金上对外来投资企业给予积极扶持的各项规定,把政策具体化、规范化,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创造安商、亲商、富商的优良环境,给投资者吃了“定心丸”,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该县牢固树立对项目、对企业不能说不的理念,畅通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各项手续办理,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机制,及时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投资吸引力。以承接光伏材料、新型建材等产业转移为例,该县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服务环境优势,成功引进了北京金隅公司与当地岩鑫水泥公司的战略合作,计划投资6.5亿元建设日产50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引进了江苏华智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产2000万平方米“三防一体”墙体保温装饰板和标准厂房、焦作制动器公司投资2亿元的工业制动器易地建设、河南华美新材料科技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600万平方米太阳能电池用玻璃加工(钢化)生产线和年产500万平方米纳米增透镀膜玻璃等项目。
筑巢:打造平台,承接优势产业
说形象点,产业转移就像搬家,总是往好的地方走。招商引资的竞争,实质上已经是综合环境的竞争。谁的发展环境最优、谁的营商成本最低、谁的产业配套能力最好,谁就能够赢得主动、抢占先机、引来客商。优化环境是 “软实力”,而园区建设才是 “硬功”。
该县坚持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按照“统筹推进、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建计划,采取财政投入为主,BT、企业自建为辅等模式,加快集聚区水、电、路、气、热及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产业集聚区承载能力。现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内道路、水、电、气等都与城区实现了互联互通,产城一体的框架基本形成,为企业入驻、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目前,该县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达6.31平方公里,累计入驻企业102家,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生物化工、新能源、服装纺织、食品加工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
发力:项目兴业,蓄积“争先”能量
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抓手,各级领导积极挂帅,带领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推介项目,对接洽谈,承接产业转移。
在承接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方面,该县依托好友公司、强力公司、赛尔公司、汽配公司等骨干企业,积极储备和开发上下游产品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引进了山东胜通公司投资36亿元的年产20万吨钢帘线、香港奥嘉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产500万套旋压车轮、河南中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300万件轿车发动机凸轮轴、香港里科公司投资6亿元的年产5万条工程机械轮胎及20万条农用子午线轮胎等一批项目。在承接食品加工产业转移方面,该县依托月山啤酒公司、伊赛牛肉公司、豫竹方便面公司等骨干企业,以面制食品、乳品果蔬饮料和调理肉制品三大类终端产品为重点,壮大食品产业集群规模。成功引进了国内500强企业燕京集团与月啤公司战略重组,并新上了投资3亿元的年产10万吨纯生啤酒项目;引进了妙字号公司投资2亿元的果蔬饮料等项目。此外,广西玉柴集团发动机、上海长江斯迈普公司电梯、深圳硕普公司风能发电等68个产业转移项目正在对接和洽谈。
抓承接产业转移,归根结底是抓项目建设。为了让签约的项目早日动工、让动工的项目早日建成、让建成的项目早日投产,该县各级各部门大打 “服务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单位一把手也变成了 “服务员”,服务方式、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据了解,今年上半年,该县11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5亿元,同比增长94%,占年度计划的63.4%,其中重点工业项目完成投资增幅达到了156.8%,切实为争创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县积蓄了新的动能。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