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医务人员为小学生进行碘缺乏检查。
博爱县:
药品“零差价”销售实现全覆盖,高标准的一体化村卫生室遍布各行政村,小病不用再跑大医院……8月4日,记者在博爱县采访时,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处处呈现出喜人的气象,村民每每谈及看病时,都笑着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让俺看病有保障了。”
据介绍,近年来,博爱县卫生局主动适应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重大民生问题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惠。
医改工作启动以来,该县卫生局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始终把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对基本药物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并将基本药品全部纳入了新农合报销范围。在乡镇卫生院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博爱县卫生局将基本药物制度延伸到全县各一体化村卫生室及公立医院,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今年上半年,该县累计为群众让利620.34万元,各医疗卫生机构呈现业务收入、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上升和门急诊、住院次均费用下降的“三升两降”良好局面。
同时,该县率先建成了全市首个新农合服务大厅,将新农合政策咨询、转诊办理、参合信息修改等业务集中,实行一站式服务,并积极探索支付制度改革,按照前三年的平均年补助金额增加10%的标准确定各定点医疗机构全年预付金额,确保新农合资金规范、高效使用。2012年,该县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38.71万人,参合率为99.98%,名列全市前茅。
围绕“老百姓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卫生事业求发展”的工作目标,该县卫生局着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采取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并在纪检、人社部门的参与下先后完成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副院长竞聘以及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对436名竞聘上岗人员实行岗位管理。同时,博爱县卫生局积极探索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工作数量、质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各类指标,对医务人员进行综合量化考核,实行绩效工资,有力促进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群众满意度、职工积极性的跨越式提升。
从完善县域卫生规划、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有效协作机制、稳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全面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该县投资160余万元,初步建成了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县级医院信息系统,其中,该县人民医院帕克斯系统涵盖病理、胃镜、彩超、放射四个科室,远程会诊网络建设已投入使用;该县中医院内部HIS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河南省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卫生信息化平台已开始运行;该县妇幼保健院已建成投用医院管理系统、电子处方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检验管理系统、婚前保健系统、出生证管理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信息系统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医生的诊断能力和医院管理水平。
博爱县卫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3月份,在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4月底,推行了“先住院,后付费”新型诊疗服务模式。运行2个月来,全县享受此模式住院患者2692人,占住院总人数55.2%,病人住院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医患关系在新模式中得到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改中,该县始终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建设的重点来抓,促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为群众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卫生应急体系、疾病防控体系、中医药保健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四大体系”的建立,提升了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博爱县卫生局充分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省市配套资金等对基层卫生机构进行建设,并依托省“51111”工程,建立专业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新农合不仅改善了俺村诊所的医疗卫生条件,降低了药价,还培养了医务人员的优良作风。有了新农合,俺这有个大病小病的可不愁了。”博爱县张茹集镇一位村民开心地说。
高小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