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医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褚玉槐:难以割舍的中医情缘
中医名家
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启动
优惠政策 给力中医
养心润肺吃南瓜
让老人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中医四诊
弘扬中医传统 彰显特色优势
第三批中医优势病种协作组将组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9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老人拥有一个健康的晚年
—— 走进焦作市中医院脑病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阎河

  前不久,家住新华街的王女士发现六十多岁的父亲突然变得健忘起来,有时走到街上连熟人的名字也叫不上来,甚至还与外孙争吃食物。起初,王女士认为父亲年龄大了,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在生活上尽量给予父亲更多的关照。一次偶然的机会,邻居提醒她,老人是不是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这下,王女士有点坐不住了,就半信半疑地带着父亲来到了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最后,医生通过智能评分量表测试等多种方法检查后确诊,王女士的父亲患上了早期老年性痴呆症。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已超过600万人,约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但是,记者在市中医院门诊采访中却发现,前来就诊的老年性痴呆患者并不多见。对此,正在坐诊的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宋汉秋解释,这主要还是大家对老年性痴呆症重视不够,很多子女认为,老人健忘、自私、情绪不稳等都是正常现象,属于老百姓常说的“老返小”。其实,这是不对的。根据调查,我国老年性痴呆轻度和中度患者的医院就诊率不足40%,重度患者的医院就诊率也仅为34%。这充分表明,大家对老年痴呆症的认识还急需提高。

  在市中医院脑病科,记者见到一位正在进行中医针刺治疗的老年痴呆患者,在与其交谈的过程中,老人思路清晰、语言流利、动作到位。陪同老人前来治疗的家人高兴地说,幸亏发现早,经多方劝说,老人才肯前来就诊,现在各项治疗已经基本结束了,老人的病情也得到有效控制。据老人的主治医生介绍,这位患者属于中度老年痴呆症,就诊后他们根据老人的病情、体质,让他服用了脑病科专门研发的“启智通窍汤”,并配以针刺、穴位埋线以及经络导平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采访中,记者发现,来市中医院脑病科就诊的还有一些因脑血管病引发痴呆的患者。经过进一步了解才知道,在众多痴呆性患者当中,还有一部分属于血管性痴呆患者,这类患者约占整个痴呆患者人数的20%。宋汉秋说,近年来,脑中风患者呈现增加趋势,由此引发的血管性痴呆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此类患者的发病一般呈阶梯状加重,即随着中风病的反复发生而不断加重,被察觉的症状通常是记忆力减退或者反应淡漠、甚至性格改变。同时,中风病患者中有一类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他们没有突发的偏瘫、半身麻木、言语不利等症状,常在偶然的脑部检查时有发现,这事实上是一类小中风。而随着小中风发生频率的增多,患者的智力和功能也会日渐丧失,特别是这些患者早期往往呈现隐性智能退化,所以更容易被忽视。市中医院脑病科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用益肾、活血、化痰、开窍的方法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进行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十分令人满意。

  最后,宋汉秋提醒广大群众,老年性痴呆症已经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和脑卒中的人类第四大健康杀手,这类病人除了容易走失之外,还有生活不能自理、日夜倒错、没有自控能力等,给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类疾病的发生,除了避免让老年人出现“空巢”现象外,还要鼓励老年人多参加锻炼、多与人交流。最重要的是,一旦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情感改变、兴趣下降等现象时,应尽早劝说老人到医院就医,接受正规的治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