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当冯齐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时,最抢眼的莫过于胸前挂着的残奥会冠军奖牌。一下车,他就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欢迎,获得残奥会男子52公斤级举重金牌的冯齐被鲜花和人群簇拥着,显得很激动。昨日,出征伦敦夏季残奥会的焦作籍选手冯齐回到我市,家乡的干部群众为他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欢迎仪式,迎接他载誉归来。
今年8月31日,是一个载入我市乃至我省残疾人体育事业史册的日子。在第十四届伦敦夏季残奥会上,我市年仅21岁的残疾人举重运动员冯齐勇于拼搏进取、敢于超越自我,在男子举重52公斤级决赛中,以176公斤的成绩夺得金牌,这既实现了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在残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也是我省在本届残奥会取得的首枚金牌。
聊聊比赛情况,说说夺冠心得。载誉而归的冯齐,让焦作拥有了零距离接触残奥会冠军金牌的机会。冯齐来自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自幼患小儿麻痹症,12岁开始进行举重专业训练。经过和命运的不断抗争,他渐渐在自己所热爱的举重项目上屡创佳绩。他曾荣获全国第八届残运会和我省第五届残运会的举重冠军;在2010年世界残疾人举重锦标赛上,以167.5公斤的成绩获得52公斤级青年组金牌,并刷新了该组152.5公斤的世界纪录;在2011年世界轮椅运动会上,获得了男子举重52公斤级冠军。
在第十四届伦敦残奥会上,冯齐顽强拼搏,没有辜负家乡人民对他的夺金期待,拿到一块珍贵的冠军奖牌。“冯齐首次参加残奥会,就夺得冠军,真是了不得!”启蒙教练王文彦很是欣慰。正是这位对我市残疾人体育事业呕心沥血、无悔付出的园丁,培养出了男子举重残奥会冠军,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伦敦残奥会,搭建了一座沟通的平台,让全社会更了解、理解、尊重和支持残疾人事业。在伦敦残奥会上,冯齐夺得男子举重52公斤级金牌,让国歌再一次在伦敦上空响起,
面对家乡人民的热情,冯齐动情地表示:“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离不开各级领导和教练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栽培。今后我会更加刻苦训练,为焦作争光,再创辉煌。”
每一项成绩的取得都绝非偶然,更何况是奥运会赛场上最巅峰的较量,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凝结着运动员、教练员的艰苦付出。冯齐是焦作的英雄,是焦作的骄傲。他用金牌为我市体育事业书写了辉煌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