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文学院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莫言出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他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丰乳肥臀》、《蛙》、《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四十一炮》等。其中,《红高粱家族》被译为2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并被张艺谋改编为电影获得国际大奖;长篇小说《蛙》2011年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都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语文教材未来不应回避的题材。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研组张夏放透露,该社前日上午已经开会,敲定将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胡萝卜》编入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读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组的朱于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语文教材编写部门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很关注”,未来肯定会考虑增加相关篇目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内容。
他们在说
@评论员杨禹:祝贺莫言。文学是负责记录一个国家民族之心灵历史的。所以,任何文学奖项,无论来自国际还是国内,都值得尊重,但也都只是一份带有局限性的评价。对文学家的最高褒奖,最终来自于他所在国家的国民中经年累月积累的口碑。莫言获奖的积极意义很多。而中国当代文学缺少现实主义力作的遗憾,仍客观存在着。
@朱伟:祝贺莫言获奖,说明瑞典文学院认可了他对中国人生存方式,中国之人性的剖析深度,这是对中国文学辨识度的承认。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是茣言每年不遗余力的成果,有作品的广度,才有作品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