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仝伟平 通讯员张海晖、李兵卫)安全生产,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松懈不得。自今年5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部署和要求,双管齐下,打了一场“压事故、保安全”攻坚战,有效防范和坚决遏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全市安全稳定。
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国务院和省政府部署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订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内容、责任分工和方法步骤;建立完善了专项行动周例会、信息报告和统计、跟踪督办、月通报等制度。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按照要求迅速行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在“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我市实行最严格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企业法人责任制以及“谁主管、谁负责”、“一岗双责”、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制,形成了“打非治违”工作“责任无遗漏、监管无缝隙、工作无死角”的责任体系。
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国土资源局、安全监管局、住建局、公安消防支队六家部门作为“打非治违”工作的牵头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强化督导检查,有力推动了道路和水上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建筑施工、冶金八大高危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工作的持续开展。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和企业把“打非治违”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查处、打击和纠正非法违法行为。武陟县对发现的非法违法行为未做到“四个一律”或久拖未改的事故隐患实施“挂牌督办”,对仍然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坚决予以停产停业直至提请县政府予以关闭。修武县健全了信息通报、责任网络、联动执法、社会监督、跟踪督察、统筹推进等机制,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各项重点工作。博爱县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开展北部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在非煤矿山“打非治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检查组1893个,检查人员9705人次,检查企业7730家,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15727起,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5302起,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生产设备15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248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职业资格28个,关闭取缔非法违法企业1296家,行政拘留79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13起,罚款340.53万元;全市各级、各部门共接到举报案件168起,除了8起举报情况与事实不符、1起非安全生产事故外,其余159起案件中155起已处理到位、4起正在处理,全市“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彻查隐患,开展“百日安全”大检查
自9月中旬起,我市全面开展“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确保一般事故发生率下降、确保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全市安全稳定。
为使“百日安全”大检查的各项目标、要求、内容落到实处,全市上下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负责抓、责任部门具体抓、企(事)业单位全面抓的良好格局,做到了部署周密、行动迅速、组织有序、措施有力。
活动伊始,沁阳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重点突出建筑施工、人员密集场所、食品、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行业领域安全监督检查,确保全县安全无事故。孟州市要求不放过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切实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工作上。
活动期间,各级各部门瞄准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狠下功夫。焦作新区完善了重大安全隐患信息披露制度,落实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制,建立隐患排查与整改治理情况登记档案,加强责任考核。温县将“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与重要节日、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处罚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依法关停严重非法违法单位。
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市政府的要求,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各部门始终把排查整治重大安全隐患作为关口前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治本措施。市安监局成立了由局领导带队的3个检查组,深入企业检查安全生产工作,通过专家检查、联合执法等形式,认真查摆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深层次问题。市住建局突出在建项目安全检查全覆盖,做到日常巡查和项目抽查相结合,对全市162个在建项目开展不间断巡查、抽查,目前下发安全隐患整改指令书1600余份。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百日安全”大检查取得了初步成效。“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监督检查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2792次,下达整改指令书2138份,查处隐患4137处,已整改1981处,其余均被责令限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