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明霞
随着天气变冷,羽绒服再度成了服装市场的“宠儿”,但动辄上千元的新款品牌羽绒服,让不少市民感到“吃不消”。为此,有的市民选择将闲置不穿或款式落伍的旧羽绒服进行翻新,加工制作羽绒制品的店铺生意因此火了起来。
昨日,记者在和平街市场一家羽绒服加工店看到,在2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里,衣架上密密麻麻地挂着成衣样品,墙壁上贴满了款式图,柜台上还摆着几十种面料供顾客挑选,2名店员正忙着手头上的活儿。
“这是韩版的,今年最流行,只要是图上有的样式都管翻新或定做。”店主杨女士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对记者说,现在每天都能够收到一二十件要翻新的羽绒服。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加工制作羽绒制品的店铺,发现生意同样不错,有的需要等上半个月才能拿到衣服,有的在招聘工人以应对人手不足。
“翻新的价格也不便宜呀,一件都要400元左右,去年才200元,今年涨了不少呀!”来百瑞商业街翻新羽绒服的刘女士对同伴说。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羽绒制品加工商在羽绒服的加工制作方面动足了不少心思,使产品更加偏重“时装化”,颜色和用料也非常考究。如有的在衣领上镶着一圈毛领,有的采用最流行的仿皮面料。当然,价格也稳中有升。相比去年,今年的羽绒服无论是翻新还是定做,价格都上浮了四成到六成。翻新一件短款羽绒服,去年的价格在150元左右,今年涨到了200元~310元:中长款的,由210元涨到了420元左右。定做又比翻新贵100元~200元左右。据一位商家透露,原材料及人工费用上涨也是涨价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市民还是很“买账”。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一起定做了两款羽绒服,加起来1000元左右,而且质量也不差。
记者了解到,以往翻新、定做羽绒服的消费群体中,生活节俭的中老年人是“主角”,而今很多年轻人也加入进来。他们认为,羽绒服一般就是外皮磨坏或者是样子过时,每年都买新款追求潮流有些力不从心。这种以旧换新的做法一举两得,既节省了钱,又穿上了新款羽绒服。
市场上定做羽绒服的店铺很多,市民在选购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为此,记者咨询了市消协的相关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说,普通羽绒服含绒量的标准不低于50%,生产水洗羽绒必须经过120℃高温蒸汽烘干消毒30分钟以上才能完成加工程序。但目前,一些街头个体商户制作能力有限,品质、含绒量都无法保证。在此提醒消费者,定做羽绒服一要看轻重,厚而轻的是高质量的;二看蓬松度,用手着力挤压,能压到很薄,松手后能立即蓬松如初则是好绒。
另外,该工作人员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或定做羽绒服时,要注意定做店铺的营业执照以及产品检测报告等,要保留好定做时的票据;如果遇到质量问题,可凭消费凭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