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许伟涛
本报通讯员 周新强 高光照
交通公路,自古以来皆系为政之大略、民生之要义、经济之命脉、社会之基石。
交通公路,维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巨变,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重托,寄托着人民的美好期盼。对于公路之于发展的重要性,市公路局局长唐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公路事业的发展承载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当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公平地摆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各市面前时,要抢抓机遇,第一着棋就是看交通公路。“在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焦作干线公路事业要实现巩固好基础、再造新优势、实现新转变、再上新台阶,奋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战略目标,就要坚持优化路网、提升等级、改善路况、强化管理、提升品位的发展方向不动摇。”唐毅认为,得时无怠,时不再来。未来数年间,焦作干线公路的主题都是大建设、大发展。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焦作这块襟山带河的富饶之地,是古老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灿烂的文化一脉相承。作为闻名海外的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闻名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三大粮食高产区之一,焦作可谓一座典型的公路交通依托型城市。近年来,焦作转型发展的现实,生动而客观地印证了这一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日前,记者偶然在唐毅办公桌的一角看到了一张焦作市干线公路“十二五”发展规划图。在这张图上,大大增加了国道里程,同时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新规划升级了一批省道。新的规划则以一级公路和快速通道建设为主,在等级结构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时期,全市干线公路力争完成投资40亿元,通车总里程达到1042公里,再造一个辐射周边、连通内外、安全便捷、高效畅通的全新干线公路网,实现县县通国道、县县通一级、乡乡通省道的目标。
其实,焦作干线公路发展已有了一个完美的起势,并将延续着它一贯强势的表现。这种起势,首先体现在焦作公路人争取项目的突出成绩上。
公路要发展,项目是关键。作为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行业,公路项目建设也是拉动投资、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去年年初至今,市公路局一切以项目的争取和建设为中心,一切工作为项目的争取和建设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项目争取上,该局实现了三大步跨越:2011年,项目投资超过4亿元;今年截至目前,落实项目资金7.5亿元;2013年,仅目前已经审批的S104郑常线焦作境马营至小中里段二改一改建、S308冢沁线修武(市界)至焦作段二改一改建、S237大练线山区段改造三个项目投资就接近14亿元,预计全年争取项目投资规模将超过15亿元。
2011年,市公路局的在建项目除列入市政府工作目标的获轵线改建工程之外,还有郑常线丹河桥、大练线沁河桥等一批危桥改造以及水毁修复、安保工程项目。由于阴雨天气多,有效施工时间短,该局科学组织、周密安排,主动克服困难,全力加快施工,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建设任务。获轵线改建工程提前40天完成主体工程,成为去年全省第一条完成主体工程的改建项目,走在了全省干线公路改建项目的前列。
2012年,我市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更多、时间更紧、任务更重,先后争取改建改造、养护大中修、危桥改造、安保、水毁和地质灾害等项目23个,投资规模超过7.5亿元,年度投资计划4.7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超过4亿元。除S308冢沁线焦作东至沁阳段二改一改建项目外,其他项目力争年内全部完工,呈现出了以高效促进项目、以项目促进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道通衢诚无言,石子铺路情为碑。焦作公路人知道,自己肩负着多大的责任。为建好项目,市公路局在项目建设上,积极推行科学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程序化运作、规范化施工,在全市干线公路所有在建项目开展创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安全工程、高效工程、廉洁工程的“五优”活动,提升文明施工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与此同时,该局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力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项目。
干线公路的质地是“坚硬”的,它每一次的进步都要靠“数字说话”。近两年,市公路局先后投资2500余万元,购置了4000型沥青拌和站、铣刨机、摊铺机、压路机等大型设备,增强了发展后劲,提升了施工能力。两年来,全市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在90%以上,项目建设初见成效,路容路貌有了可喜变化。
今天,当你驱车行走在山阳大地的干线公路上时,看到一条条宛如绸带的通天大道在怀川大地上铺展开来,一座座桥梁画出优美的弧线,跨越天堑、架起“飞虹”。你所体会的是舒适、愉悦和快捷,你能看到的是规范、标准和整洁。而这一切也确实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适值其时,你我心中除了温暖与幸福流淌外,是不是更应当有一种由衷的敬意呢?
焦作干线公路事业的发展,饱含的是广大干部工人的心血和智慧,闪耀的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光芒。对此,一组荣誉可为佐证:两年来,市公路局先后荣获全省卫生先进单位、六好基层工会、巾帼文明岗,省交通运输系统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省公路系统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政风行风建设、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市五型机关、市政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全市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等称号。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为突出抓好养护工作,市公路局大力推行养护精细化管理办法,通过几年的努力,促进了养护工作的整体提升。去年,该局对养护精细化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和细化,制定实施了新的绩效考核办法,严格对照标准,坚持一月一检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全年一总评,每年拿出100万元,对成绩突出的养护精细化管理排在前三名的单位给予重奖,形成了以奖惩促进养护、以养护促进发展的良好格局。
为突出抓好路政治超工作,市公路局实施了路政治超文明规范执法。今年,该局以“四统一”执法形象建设为契机,早安排、早动手、早投入,在全省实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完成“四统一”执法形象建设任务、率先推行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电子化、率先实现罚没款项由银联POS机缴费、率先推进“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营造了以规范促进执法、以执法促进维权的良好局面。
资金是事业发展的保障,全市干线公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实施后,取消了政府二级公路收费,公路部门失去了融资平台,资金难题直接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到行业的稳定。
咋办?市公路局不等、不靠、不埋怨,不断创新资金运作模式,果断采取“四争一挖”措施,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争取金融部门支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挖掘内部潜力,为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了以资金保障发展、以发展保障稳定的成效。在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去年以来,市县两级公路部门争取地方财政部门拨付的管理经费超过2000万元,开了地方财政对公路部门拨付专项资金的先河。去年,为缓解资金压力,市政府帮助该局完成了在市工行3亿元贷款的财政担保,得到了市财政的支持。
交通运输行业的内涵又是“柔软”的,它的每一点进步都关系着万千普通百姓的出行质量。
为此,市公路局针对路域环境治理问题,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对未经审批擅自设立的广告标牌、违章建筑进行清理,制定实施了《焦作市干线公路非公路标志管理办法》,将全市主要干线公路非公路标志、标牌统一规划布局,体现一路一色、一路一景。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大中修、危桥改造、安保、绿化、小修保养等投资1.78亿元,全市干线公路路况质量和路容路貌得到了全面提升;大中修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到93.3%;一、二类桥梁124座,占养护总数量130座的95.4%。
如今在焦作,一条干线公路就是一条生态带,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记者这样想,如果把这一个个景致摄入镜头,就是一张张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张张照片也不断地完成“新老更替”。今天的新照片会变成明天的老照片,明天的新照片又将会是怎样的景象呢?当我们对比新老照片时,又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感触呢?
八千里路云和月,跃马关山竞风流。焦作干线公路,正在谱写加快发展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