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推动党建工作转型升级
强化村干部队伍管理
站在天平中间的人
土地流转保增收
怀梆艺术待传承
推进地质环境治理 改善生态生活环境
关于推荐征集《身边的榜样》
先进典型的公告
全市企业服务工作座谈会召开
市春天茶城暨市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开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12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土地流转保增收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张 鹏

  11月24日上午,博爱县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门口送菜的菜农络绎不绝,他们将送来的芹菜、包菜等整齐地码在路边的大货车上,准备拉到市金土地蔬菜批发市场。这时,一旁两个人的对话吸引了记者。

  “侯民,你现在是咱村最大的‘地主’了吧?”

  “我租你的地,你才是‘地主’,俺就是个打工的。”

  说话的两个人一个是博爱县金杯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民,一个是金城乡北里村村民徐作友。

  说起徐作友,那也是一个种地能手。徐作友早在集体经济时期就是村里的种粮技术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他的技术优势就更突出了,种粮种菜样样在行,就是这样一个种地能手,怎么把自家的责任田流转给了侯民呢?

  “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光会种不会卖也不行!”今年50多岁的徐作友不无感慨地说,“前年我觉得辣椒应该不愁卖,便种了几亩辣椒,结果到成熟时不好卖,人家侯民种的菠菜却卖了个好价钱。”

  “去年冬天,我和侯民种一样的包菜,结果人家以每公斤1元的价格卖了个精光,当时我还嘲笑他卖得早,要是晚卖十天半个月,一棵包菜起码多长0.5公斤。可等我卖的时候,1角钱1公斤都没人要!”徐作友说,“思来想去,我决定把我的6亩地流转给侯民,每亩地一年净得800元,旱涝保丰收。”

  站在一旁的侯民插话道:“老徐,你算的只是个小账,你在我合作社里负责技术,别人一天30元工资,你一天60元,哪个月都是近2000元!”

  站在一旁的徐作友憨厚地笑着说:“如今,我在自己家门口打工,一年挣2万元,真不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