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徐春浩) 为更好地打造大学生们的美好未来,日前,河南理工大学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积极从思想上指导学生,从学习上帮助学生,从生活上关心学生,从发展上支持学生,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导航。
据介绍,本科生导师制以各教工党支部为工作单元,以广大教工为主体,以加强师生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为渠道,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还专门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实行条列》,在导师的聘任、导师的权利和责任、学生的权利和责任、导师的考核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管理办法,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其中,该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已选拔出30余名素质高、能力强、品行优的党员担任本科生的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覆盖了学院低年级学生的95%以上。
据调查,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以来,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所指导学生全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形成了努力学习、全面发展的良好学风。其中,该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年度考研录取率达31.43%,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一、二等奖6项。
“本科生导师制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到每个被教育者身上,又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学生们在导师指导帮助下,可以按照个人兴趣、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接受良好的技能训练,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基础。”河南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邵水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