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咳嗽感冒、给孩子打预防针、测血糖尿糖等,在我市若患小病或需要日常卫生服务,你会选择去哪就医?如今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反映在硬件达标的同时,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是他们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的关键。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我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通过探索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培训,建立身份证和指纹识别系统,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吸引群众患小病首选到社区治疗。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共有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市80余万居民提供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十项公共卫生服务。
为居民打造一支家庭医生团队。今年年初,我市开始探索全科医生团队签约服务工作,首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推行。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立全科医生服务团队,在坚持居民自愿的前提下,与社区居民签订服务协议书,实行契约服务。卫生、财政等行政部门则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拨付经费。目前,我市4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城区24.9万居民签订了服务协议书,居民签约率33%。
提高社区卫生人员服务水平。今年我市制订了《焦作市城市社区卫生人员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完成了对287名社区医生、预防保健人员、社区护士、康复人员服务能力的培训,有效提高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诊疗技能、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如何让广大居民真正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群众享有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今年我市进行了大胆尝试,从1月份开始,在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身份证和指纹识别系统,利用身份证的唯一性加强监管,利用指纹的自然生成、唯一性和不必专门携带的特点,实现服务和享受的两方便。
在城区,居民通过身份证或指纹,可以享受到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卫生、财政等行政部门则根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人数和服务质量落实公共卫生经费。这样的方式倒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想方设法为社区居民开展服务。从我市监测的情况看,今年年初以来,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的人次明显上升,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明显提高。
截至目前,我市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共建立871478人(含流动人口),累计建档率95%以上;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10万余份,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咨询活动492场次;新建立预付接种证3939本;管理0~6岁儿童85705人;建立孕产妇保健证2699个;管理老年人106708人;管理高血压患者114824人;管理糖尿病患者42300人;管理重性精神病患者1169人;服务免费婚检1384对;为居民健康体检31574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