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视觉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扫好门前雪 扮美咱焦作
让仰韶彩陶重放异彩
春日多健腿延年益寿
女士们
三八节可到这些景区享受特权
明日三八妇女节专场招聘会
896个工作岗位在等你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仰韶彩陶重放异彩
——记沁阳市民间艺人刘新安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刘新安将仰韶文化图案精心描绘在陶坯上。
  ←刘新安在精心制作陶坯。
  ↑左为复原的白衣钵,右为复原的鱼纹曲腹盆。5000年前,它们都是盛水器皿,也是仰韶文化时期中原地区最典型的彩陶器物。
  ↑刘新安制作的部分彩陶。
  →心灵手巧的儿媳妇李丹丹是刘新安复原开发仰韶彩陶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 杨 帆 摄影报道

  今年48岁的刘新安,是沁阳市柏香镇小潘村人。他自幼生长在农村,因家里兄弟姐妹多,初中毕业后便开始务农,种过地、放过羊。

  刘新安祖籍河南省渑池县,1989年举家迁至沁阳市。渑池古属虢州,既盛产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澄泥砚,又是仰韶文化的发祥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刘新安和弟弟刘建军一起,开始探索黄河澄泥砚制作工艺,经过数年的潜心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掌握了黄河澄泥砚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

  刘新安醉心古老文明,是个爱钻研的人。他经过多方查找资料并拜师学艺,探索出了麦秸画创作技法和麦草画工艺瓶制作工艺。

  2002年的一天,刘新安陪同一个外地来的朋友到老家渑池县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参观,在精美的出土彩陶文物面前,那位朋友发出阵阵惊叹。此情此景深深触动了热爱传统文化的刘新安,他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双手拯救和复原仰韶彩陶这种传统艺术品的制作工艺。

  彩陶是我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创造的闪烁着人类智慧的重要器物,大量出土于黄河流域,最著名的是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渑池县仰韶村遗址出土的彩陶。这里出土的彩陶线条流畅,图案优美,色彩绚丽。古朴的仰韶彩陶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堪称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瑰宝。精美的彩陶极具艺术美感,然而其制作工艺却早已年久失传。

  2004年,经过两年多的反复试验,刘新安终于烧制出第一件彩陶作品。几年来,他制作了14个系列近300个品种的彩陶。据刘新安介绍,他的彩陶制品全部采用原始的人工制陶法制成,满轮拉坯成型,天然无机颜料彩绘,制作的彩陶颜色纯正,工艺精湛,古色古香,部分作品被陈列在仰韶文化遗址博物馆。

  去年4月,刘新安携带自己制作的彩陶作品参加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引起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关注。

  河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在观看了刘新安制作的彩陶后,对其复原、开发仰韶彩陶的做法大加赞赏。她鼓励刘新安要坚定开发仰韶彩陶的信心,在继承仰韶文化元素和符号的基础上创新工艺,发扬光大古老的仰韶文明,做大做强仰韶彩陶产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