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明
成功申领助学金的“贫困生”,手里却拿着iphone,这种现象在高校屡见不鲜,助学金遭遇贫困生身份认定难题。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机电学部建立了更严格精细的贫困生筛查程序,以“每月话费不得超30元,手机总值小于500元,电脑总价不得高于3000元”作为贫困生认定的“三道杠”, 结束了沿用多年的“一纸贫困证明走天下”的局面。 (据《楚天都市报》)
学校以学生的生活状态来界定其是否贫困,倒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以三点作为硬指标,却难以反映生活的全部。
伪贫困生要保住贫困的“帽子”,不超出“三道杠”的规定难度不大:可以不用好手机,但可以用好相机,可以少打电话,但不排除购买高档商品。生活由无数个类似“三道杠”所列的内容组成,除非“三道杠”变成三百甚至三千道杠,否则,学生跨杠轻而易举,只要用心去做,甚至对生活质量没有影响。
按照2007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办法,申请者只要提供有关部门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证明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佳,即可提出助学金申请。助学金的评定与奖学金的最大不同在于,奖学金与成绩挂钩因而易于量化,而助学金的认定条件过于笼统,留下了很多“作伪”的空间。
在一些大学里,“贫困生”平时都用着高档的手机和电脑,动辄穿一身名牌招摇过市,咋看咋不像需要靠助学金过活的一类人。更令人愤慨的是,他们在拿到助学金后,这笔钱也往往被用作请客吃饭或奢侈消费。
笔者认为,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伪造贫困生申领助学金,直接折射和反映出当代一些大学生的道德存在一定问题。家庭可以贫困,但道德不能贫困。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这些都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关注。
其次,申领助学金的“贫困生”,还折射出了一个问题,就是当代大学生的自强自信问题。现在很多贫困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依赖于捐款或是救助来完成学业,以至于出现了影星孙俪因为所资助学生不停要钱愤而退捐的极端事件。自强不息创辉煌,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尽量靠自己渡过难关就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课,而努力上好这一课,对自己今后的责任意识培养和独立精神训练,其意义要远远大过机械式地从别人手中接过捐款或是昧着良心申请到的助学金。
再有,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舆论倾向,但凡一个人遇到困难,很多人就将其归结为社会原因造成的,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同样也是如此。对待那些家庭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学校和社会理当伸出援助之手。相反,对于那些伪造的贫困生,不仅从物质和家庭环境上要严格考核,更要正确地加以引导,防止其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歪,一旦步入社会,一切将悔之晚矣。
诚信和道德如果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一道杠”也不需要。反之,如果连基本的道德和诚信都没有,就算加再多道杠又有何用呢?希望那些“伪贫困生”们能够认真地反思自己,也希望校方在此问题上想出更好的办法,让那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