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序幕一拉开,春的使者——千姿百态的花,纷呈登场,以独具的魅力,给人们视觉上和精神上以美的自然享受。从古至今,人们对花儿情有独钟。在形容女子俏丽的容貌和服饰时,多习惯采用“花容月貌”“花枝招展”这些令人赏心悦目的成语。老早在中华大地,就盛行“花会”,则是把对花的痴情推向高潮。
在春天款款的舞步中,地上和树上绽放出赤橙黄绿青蓝紫形形色色俏丽的花朵。树上的绽放较之地上,更为集中,可谓花团锦簇,仰目观之,能叫人大饱眼福,过一把透瘾。在杏花桃花石榴花中,比较而言,我偏爱的是一树树白哗哗的梨花。
梨花洁白无瑕,以其特有之“素”,在广袤大地上独领风骚。年幼的我,一待梨花盛开,就不住地走到村东的打麦场边,站在一行四五棵的梨树下,眼睛能看得发呆,半天回不过神来。以至到长大我还常这样想:春天风沙居多,人们身上会落下一层的沙土,而梨花看来却半点不沾,莫非有拒尘沙而不污的情愫?更令我遐想的是,“春华”过后竟然“秋实”,这是多么神奇呀!我又不禁想起梨花的另一层意义。
站在梨花盛开的树下,情激之中,我总忍不住攀树折下一小枝,娇滴滴地捧在手里,看个没有够,嗅个没有完。那股清香吸进体内,像把五脏六腑清洗过一遍似的,格外清爽。回到家里,就找一个高瓶子,盛上清水,把花枝插进去,小心翼翼地放在床头,让圣洁之美在床头蓬勃。有趣的是,那时的大娘说,你这么爱梨花,以后就娶一个像梨花这样的姑娘吧。这一说,我眼前霎时冒出一个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姑娘来,甚是不凡。长大了,回想起大娘这句话,感到当时的理解甚为肤浅,其中是另有深义的,即那姑娘不仅仅是面皮的白白净净,还应该是心灵上品质上的白白净净。是啊,好人,不仅自己一生平安,也会给家人和周围的人带来福气。
爱梨花我始终如一。上中学以后,我接触到不少有关梨花的诗句。可能是爱屋及乌之故,对其更是爱之有加。在笔记本上我记下长长一串,并对每一句都进行过仔细地琢磨。没有事的时候,我能情不自禁地全部背上一遍。不过,对有的诗句我还真有过自己的褒和贬,尽管它们是出自名家的笔下。如《桃花扇》中:“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其“梨花似雪”,是说梨花像雪一样洁白、一样美,对“梨花”和“雪”之白之美,同等齐观,这样偏差就出来了,雪怎么能比得上梨花呢?而苏东坡的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就很不错,他给了梨花应有的重要地位。对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格外地大加赞赏,因为它突出了美中之梨花,这才痛快。
春天又来了,梨花又开了,我又在兴致勃勃地赏梨花。在其同时,忽然想起前几年同学相聚,有的同学直言问我,你特爱梨花,你大娘又早有希冀,这辈子娶没娶到一个像梨花那样的姑娘?这话问得真逗,我打趣地回道:我该娶媳妇的时候,梨花迟迟还没有开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