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谢旭璨) 笔者4月18日在赵固一矿获悉,该矿在管理人员层面大力推行“走动式”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入井质量,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管理责任,实现了井下各区域安全检查无盲区。
据悉,该矿“走动式”管理涉及矿井各级管理人员,覆盖井下全区域所有采掘头、面、机电硐室。“‘走动式’管理制度实行的人员之全、范围之广充分体现了我们矿力保安全生产的坚定决心。按照规定,我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对井下所有工作地点检查一遍。要想高质量完成任务,就必须大力提高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该矿调度室一名副主任在入井等候室告诉笔者。
无论是科室还是区队,只要是管理人员,都可在该矿下发的《赵固一矿管理人员全区域“走动式”管理制度》上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位置。该项制度对全矿采、掘、机、运、通等各个专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均明确了下井的走动范围与频率、检查的内容和数量。在具体实施上,该项制度还对科室、区队的各级管理人员下井检查的地点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使管理人员的“走动”有据可查,该矿在各作业地点设置了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签到本,安监科每月进行检查。此外,该矿还充分利用人员定位系统,月末由专人在系统终端调出各级管理人员在井下的行走轨迹,确保管理人员在井下“走动”的数据真实可靠。
“按照规定,各级管理人员的‘走动’效果将与个人月度安全风险抵押金挂钩,各级管理人员少巡检一个地点,即扣除当月安全目标考核5分,签到本逾期不送者,扣责任单位‘双基’考核2分,‘走动’数据弄虚造假者,严格追究其责任。”该矿安监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