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观察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咱焦作人自己的涂料
精益管理管出新气象
1.08米高仿古绞胎花瓶烧制成功
转型“切面图”
孟州着力打造科技“小巨人”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5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68400个泥片1200朵菊花铸就大器
1.08米高仿古绞胎花瓶烧制成功

作者:詹长松、许伟涛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刚刚出窑的仿古绞胎菊花纹双凤瓶。 本报记者 许伟涛 摄
 
   

  本报讯(记者詹长松、许伟涛)谁说自古“绞胎无大器”?5月1日,高1.08米,由68400个泥片组成1200个菊花花朵捏合而成的仿古绞胎菊花纹双凤瓶,在市国礼绞胎瓷坊烧制成功。据悉,此花瓶是目前仿古绞胎瓷中形体最大的器形。

  烧制绞胎瓷,温度愈高,愈易崩裂;器型愈大,愈易崩裂,这是一条铁律。因此,绞胎古瓷,难见大器。市国礼绞胎瓷坊总经理王水林自踏入绞胎瓷行业,就一直致力于大型仿古绞胎瓷的研发。几年前,他研发的高38厘米的“将军瓶”,一举打破了“绞胎无大器”的古训,此作品还获得了国家专利。但他并不没有就此止步,继而又研发出了高80厘米的“观音瓶”,再次刷新了仿古绞胎瓷形体上的记录。

  “这件仿古绞胎菊花纹双凤瓶是去年就开始着手调泥、制胎,历经半年多时间,试验烧制了多件,只成此一件。”5月1日,在市国礼绞胎瓷坊研发中心,看着刚刚烧制成功的花瓶,王水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参与此花瓶研发的技术人员赵勇说,制作大型绞胎瓷成型和烧制是两个难题。如此瓶,由68400个泥片捏合而成,这些个泥片不仅要求材料成分、干湿一致,在制胎时更是要求一气呵成,不然任何一个接缝出现问题,这件作品就前功尽弃了。在烧制中,还要经过素烧、上釉、二次烧制等多个过程,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关口。

  闻讯而来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董国宝、赵全中等,一面看,一面赞不绝口:如此之大的绞胎瓷花瓶可谓绝无仅有,且体形优美、色泽圆润,可以说是绞胎瓷中的精品之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