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琳
作业这个词语最近让人看起来很是心酸。
看网友发起的一个“接龙”: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
还有更多的新闻报道让人心里不舒服。五一假期后上学的第一天,南京溧水一名13岁男孩疑因作业未完成,上吊自杀;当日11时,南京燕子矶一名初三男生也跳楼身亡,原因也是作业没完成,家长让他别上学补作业;一名初一学生写下“我不想做作业”的血书……
这些新闻让我们痛感生命逝去的同时也在深深考问: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鲜活的生命?究竟是什么让这些花季一般的青少年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人生?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界就提出“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然而到了今天,孩子们还是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家长更是重视孩子的成绩,忽视素质教育。这种不快乐现在正朝低龄化发展,高中、初中、小学 ,如今提前到幼儿园,孩子们过早地感受到了这个社会给他们的压力。
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脑髓,据报道,四川雅安地震发生那天,英语四级考试正在成都一所大学举行,地震发生后,虽然有不少考生被吓哭,但没有一个考生离开考场,忽视地震对生命的威胁,依然坚持完成了考试。可以死,可以不怕生命有危险,但是作业得做,考试得考,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很可怕,大家可以想象到作业的根有多深。
人生就是一场赛跑,这场赛跑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长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在马拉松比赛中,是没有人抢跑的。可是现在的教育,怎么就有那么多抢跑的呢?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下令努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期待更多能落到实处,让孩子们不为作业而悲伤。
希望有一天,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今天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