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贺信
加快建设城市水系 早日造福焦作人民
导 读
我市建设“志愿文明之城”
文化惠民 给力幸福
转型当先锋 发展作支撑
小村出了110名大学生
博爱:务实重干 强力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惠民 给力幸福
—— 我市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扫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展现自身才艺的平台越来越多,广场文艺活动越来越丰富,民族文化越来越繁荣……现在,不少市民感觉我市的文化建设越来越火,惠民文化设施不断增加,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精彩。

  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自今年3月份开展以来,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不断挖掘文化基因的巨大潜能,实现了“文化如水,润物无声”的效果,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升。

  文化使者“教招”、“送招”进万家

  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杂技魔术、太极功夫……5月10日上午的焦作影视城广场人流如织,一派热闹景象。200多名来自我市各城区的“文艺达人”竭尽所能地向市民展示自己所擅长的绝技。当天,焦作市文化惠民工程“教你一招”群众文化活动在这里启动。

  活动现场,来自城区的艺术家分别展示了曲艺、书法、绘画、剪纸、盆景、魔术等54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现场群众纷纷参与学习。

  许多艺术家表演的绝活都吸引了很多市民围观。群众们听着、看着艺术家们的展示,异常认真。“你想学,我就教。”市群众艺术馆的丁琦对一位带着孩子的市民说。他的一曲手风琴独奏《美丽的西班牙女郎》,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更有数人向他索要了电话号码。

  “‘教你一招’群众文化活动是由市群艺馆牵头,组织专业文艺工作者定期前往全市各社区、农村开展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教招’、 ‘送招’,逐步壮大基层文艺队伍,让广大群众在参与中互教互学,让更多的群众从文化惠民工程中受益。”活动现场,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孔令江介绍了活动的内容和目的。

  “教你一招”群众文化活动自启动以来,全市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修武县文化艺术中心、县体育公园以及各小游园、健身点等20余处,都成了“教你一招”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场所,全县每天参与各类“教你一招”活动的群众有千余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山阳区改变传统的送文化下乡模式,变送文化下乡为送辅导下乡,邀请专业教师为社区(村)的文艺骨干进行为期15天的太极拳、气功、广播操培训,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社区(村)文艺队伍,为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奠定了基础。

  市群艺馆和各县市区群艺馆分别制定了“教你一招”教学活动课程表,相继在《焦作日报》上刊登。同时,市文化部门在全市基层文化点中,筛选出了武陟县嘉应观乡南贾村文化中心、马村区阳关社区、焦作市少儿艺术团培训中心等,设立了44处文化活动示范点,依托各示范点扎实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以点带面,形成全民共享文化成果的良好氛围。  文艺大讲堂点亮百姓新生活

  “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一曲悠扬抒情的《大海啊,故乡》在电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唱响。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梁文革正在开办讲座,指导电建社区合唱团的成员演唱技巧和演奏技巧。这是记者日前在解放区焦西街道电建社区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从5月24日开始,100多名艺术家组成市文艺志愿服务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居民大院,送作品、送服务、送辅导;30多名艺术家组成文艺大讲堂讲师队伍,到农村、社区、企业开办各类文艺讲座。

  文艺大讲堂活动是我市文化惠民工程的新思路,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种进”社区和企业,培养一支支不走的文艺队。文艺大讲堂活动每月都有,一直持续到今年12月份。

  “百姓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百姓。”市文联主席庞宏告诉记者,文艺大讲堂直接设在基层社区、企业,方便群众听讲,文艺家讲师们也制订了详细的授课方案,悉心指导、传授技艺,帮助做大做强特色文艺。

  为深入开展文艺大讲堂活动,我市还分别在《焦作日报》《焦作晚报》《焦作广播电视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了2013年文艺大讲堂课程安排表,细化时间、地点和授课内容,真正做到扩大影响、取得效果。同时,市文联还建立了7个市文艺志愿服务基地,定期组织相关专家给予指导、传授技艺。

  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舞台艺术送农民、农家书屋、电影放映以及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等公共文化服务,以最广泛地调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为农民朋友送去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如火如荼的“送文化”,激发了农民参与文化的热情。

  今年,我市“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继续坚持“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原则,截至目前,市豫剧团演出22场,市歌舞团演出27场,各县市区所属文艺院团也正扎实开展舞台艺术“五进”活动。每逢演出,十里八乡的农民朋友都闻声而至,把戏台围个水泄不通,台上唱念做打一气呵成,台下掌声笑声响成一片,广大农民群众免费享受了一场场视听盛宴。

  为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5月15日,我市“电影进工地放映工程”正式启动,目前共放映16场次公益电影,农村电影放映累计完成4928场放映任务,受益群众达120万人次。为推进文化综合体建设工作,市新华书店开展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建立店校联办读者俱乐部,为农家书屋提供优质服务。

  各县市区的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也开展得独具特色。博爱县以开展“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活动为抓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沁阳市成立了由400余名文化工作积极分子组成的沁阳市文化志愿者协会,深入田间地头、学校、企业,教群众声乐、舞蹈、健身、书法绘画等;精心开办“文化沁阳·覃怀书声”公益论坛,以公益性为特色,以广大群众为着眼点,以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陆续邀请该市文化名人举办系列专题讲座,搭建大众学习平台。解放区积极开展“欢乐中原”群众文化社区(乡村)行活动,走进社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在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中,我市着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扎实推进广电村村通民生工程建设,强力推进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到2013年年底,广播电视村村通将完成69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任务,全面实现我市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为进一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动开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资1.5亿元的市五大文化博物馆建筑群正式开建,当阳峪瓷窑博物馆、明清古民居博物馆、近现代城市建筑博物馆、佛教艺术品陈列馆和汉文化博物馆五大博物馆将集中规划建在圆融寺文化园区内,市五大文化博物馆的建成也将成为焦作市文化传播的珍贵名片。

  文化惠民,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今,我市正用文化惠民的实际行动,描绘着一幅公共文化建设的时代画卷,传递幸福正能量,让百姓尽享文化之美。①5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