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近日,市民吕女士致电本报热线反映:“前几天我去洛阳办事,在市汽车客运总站买票的时候,明明是37元的车费,但售票员却收了38元。拿到车票一看,原来这多出来的1元钱是乘车保险费。本来想问问售票员,可急于上车,就没问。”
“这1元保险费我也买过,买票之前,售票员会问要不要买保险。很多时候,售票员并没有问,而是车票连着保险单一块递了出来。”市民王先生刚买了一张去郑州的车票,展示给记者看。”
记者发现,在汽车票的后面用订书针订着一张比车票稍小一点的保险单。上面有乘车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到达站、车次等信息,上面还清楚地标注着“意外伤害保额20000元人民币”和“意外伤害医疗保额20000元人民币”,背面印着“乘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须知”。
“1元钱不算什么,但按照每天客流量来算,对客流量大的车站来说,这笔费用不是小数目。因为乘客太多,售票员一忙也就忘了问乘客是否需要买保险,所以,这1元钱的保险费乘客就稀里糊涂地买到手了。”乘客张先生说。
那么,这1元保险费到底是什么性质呢?记者询问了金研律师集团的张付领律师。张律师表示,其实乘客买的车票中就包含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但有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乘客可能无法拿到全额的赔款或者赔款无法弥补乘客的损失,这1元钱的保险费是在车票包含的保险外的双重保险。在遇到万一的时候,这1元钱的保险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乘客的损失。但是买还是不买,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
既然这1元钱的保险费是为了保障乘客的利益,那为什么还会引来乘客不满呢?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市民认为,虽然1元钱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买了1元保险费,感觉有点冤。
记者与市汽车客运总站取得了联系,该站服务台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关于这1元钱保险费的问题,他们在车站门口以及售票处张贴了公告,采取的是自愿原则。这位工作人员还提醒广大乘客,就算是买了1元保险费,如不需要可在售票窗口退掉。
张律师告诉记者,乘客具有知情权,虽然许多车站针对这1元钱保险费都贴有公告,但乘客有时会因一时疏忽忘了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售票方能给个温馨提醒,那既能让乘客满意,又能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