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能源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拥有科技创新能力者胜
新“锂”想版图
多氟多圆梦新能源
新能源里的“尖刀班”
陈强:“文武双全”的工段长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7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能源 焦作造
多氟多圆梦新能源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记者詹长松 本报通讯员王轶皓)如果有人说,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将实现“焦作造”,您信吗?不必惊诧!而今,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执着于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成功打造新能源产业,汽车动力电池“焦作造”的圆梦行动堪称完美。

  成立于2010年年底的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六氟磷酸锂为突破口,以锂电为导向,以锂电材料为重点,逐步形成了锂电完整的产业链。多氟多新能源在不到3年时间里快速发展,其产品品种不断丰富,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路灯、家庭用电、通信基站、发电站储能设备、军用设备等领域,更畅销意大利、丹麦等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把锂电这一产业链拉长加粗。

  通过两道密封门,走进多氟多锂离子电池中试生产车间,仿佛置身于一个真空世界:白色的墙壁、明亮的窗户、绿色的地板,恒温的空间里建有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20多个身着白衣白帽、戴着淡蓝色口罩的操作工人在各个工艺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别小看这些设备,大部分都是国外进口的高科技精密仪器,价值动辄就是几十万元、数百万元。单体电芯的铝塑膜全部从日本进口,每平方米价格80元。涂布工艺中用的铜箔厚度只有12微米,是人的头发直径的四分之一……”多氟多新能源副总经理李娟的生动讲解,让记者对配料、涂布、辊压、制片、装配、注液、化成等锂离子电池工艺流程有了一个大概了解。

  在这个投资上亿元、集实验与生产于一体的前沿阵地里,多氟多以六氟磷酸锂为切入点,取得了新能源技术攻关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从6克起步,先后完成了六氟磷酸锂的小试、中试和产业化,在全国率先实现了量产。国家科技部有关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该项目为国家发展新能源解决了重大技术问题,为国争了光。

  在多氟多新能源的产品展示厅,记者看到各种款式的电动自行车。多氟多新能源总经理纪冰说,多氟多新能源与多家电动车企业合作,不仅提供电池配套,还参与到车型的研发和设计之中,目前已研发了凌云、哥本哈根等多个系列的电动车,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一经推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多氟多新能源开发了具有独创性的锂电池生产工艺配方和设备,使产品具有容量高、寿命长、安全性好等诸多特性。通过改变传统的电池配方,采用去离子水作为正负极材料溶剂,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油性配方,真正实现了环保生产;细致生产环节,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装夹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在关键岗位使用自动包膜叠片机、自动注液机等全自动化设备,配以国内最高端的搅拌机、涂布机、辊压机等精密生产设备,提高电池的各项物理化学性能和一致性;在电芯的分选上,采用先进的曲线拟合技术,提高了成组电池产品的一致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大量的创新实践,使多氟多新能源实现了正负极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了国外厂家的专利技术封锁,同时电池的性能也取得了诸多突破,如在将电芯的电压提升20%的前提下,使之循环寿命提高近2倍,零下25℃下放电容量达到75%,通过了CE、RoHs、WEEE指令认证,中国化工信息中心认定该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具有独创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