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淡淡地从宣纸中吹来,掠过心扉,我听到了画面里琴音缭绕,那是空碧悠悠的清奇,那是落花无语的典雅,我穿越千年,神思追寻着高古隐士自由的脚步,行走在苍翠如滴的深山。
绿树茂密,重峦叠嶂,隐约间在山间行走的,是采药的老师还是打柴的樵夫?最是临窗读书的侧影,近在咫尺,却在水一方,若轻云蔽月,若流风回雪,那是宋词里一曲温润的清音。
“山映斜阳天接水,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坡岸上高树迎风,水光潋滟,芦荻丛中,几只水鸟扑翅欲飞。空旷的湖水,虽淡泊明净,但在浩渺烟波里却看不到尽头。那满载渡人的舟楫中,是否还有位置,载着这颗充满俗愁的心,缓缓驰向缥缥缈缈的宋元山水?
平缓的沙渚山峦间尽是飘零的树叶,在风里、在画里、在心里划出道道岁月流逝的痕迹。宁谧、空旷、萧瑟、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正是我精神上的避风港。幽亭秀木,天际冥鸿,不知不觉神思已捡拾起现实中繁华背后的荒芜,“逸笔草草”,让已经安静的心湖又漾起阵阵涟漪。
虚阁临流,空亭坐风。无论是山还是水,是树还是石,无论舟桥还是村舍,都显得支离破碎、苍凉荒莽。这是神游物外的太虚幻境,这是遗世而又未能忘世的梦魇。看画的人,眼中是雁行低度的凄啼,苍山孤岑的落寞;而读画的我,品到的是静寂之中郁勃的昂藏磊落的心灵和感情。
“疏树寒山淡远姿,明知自不合时宜。”追忆过往,自己似独行的羁客,任凭尘世南来北往的风轻轻吹拂;唯有在渲染轻淡的皴点之间,在迥出尘寰的枯湿浓淡中,才能收视反听,涤除玄览。清清的赭石,淡淡的花青,干干净净,恍如刚刚经过了雨水的洗刷,一尘不染,情钟萧散。眼前是繁密的水墨,可我感觉到的却是简逸的意境,难道是心境俱寂?
山麓云气,山间飞瀑,凝冻的是深静宁谧。群松杂树掩映的茅屋,山坡苔点黝黑如漆,若明若昧。夜山空寂中、月华如水下,我宁愿相信,那临窗读书的侧影是我前世的红颜。
执子之手,我们走过了多少的轮回。一曲离歌,画的是如斯寂寞;红尘紫陌,涂抹的是过往如烟。笔墨起伏间,你清如水碧,洁如霜露,不带一丝尘垢。画中的你可知道,我正跨过川濑氤氲之气、踏过林岚苍翠之色向你走去。相忘自是不能忘,空剩这丹青画卷。回首伫息已千年,如今你在我手中的长卷里,而我却在你敛眉幽叹的期盼里。
“六月湘衡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夏意阑珊,恍惚间,一阵阵清越的琴音缭绕耳际,悠然中,你从宋元山水里走来,含蓄蕴藉,不胜婵娟,携我之手,穿越时空,复归高蹈幽隽的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