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三问三送”服务企业

一心一意谋求发展
“洋大夫”武陟学中医
开诊首日赢赞誉
我市文艺家“千幅作品送千户”活动举行
农机手农闲忙“充电”
市民文明游览的要求有哪些
由排查摸底到综合执法
全市农业生产抗灾救灾会议召开
宣传营销工作迈上新台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8月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洋大夫”武陟学中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任永立 张仕瑞

  8月3日上午,记者在武陟县中医院采访时,两名身穿白大褂的“洋大夫”引起了记者的关注。

  记者在和这两名“洋大夫”的翻译聊天中得知,这两人是来自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哈尔茨格罗德市的巴思天(中文译名)和海娜(中文译名)。34岁的巴思天是当地一家私立医院的院长,曾经跟随一名中国医生学习中医,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特别感兴趣;49岁的海娜是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妇产科医生,来中国学习中医妇产科知识是她梦寐以求的心愿。此外,巴思天和海娜都是中国太极拳的爱好者,与在德国任教的武陟籍太极拳拳师成利军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切磋拳艺。此次他们是来参加第七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的,提前来到中国,就是为了学习中医。

  “太神奇了!”在武陟县中医院康复科,当看到医生用推拿手法为椎间盘突出患者复位时,巴思天惊讶地说,“在德国,治疗这种病只能做手术,不但要花很多钱,而且治疗过程也很长,病人是非常痛苦的!”

  “用艾叶熏脚就能治疗孕妇胎位不正,时间短、效果好、无痛苦,真是不可思议!”海娜竖起大拇指说。

  武陟县中医院院长张保国告诉记者,为保证两位国际友人学有所用,自7月26日起,院里特意安排从业20年以上、诊疗技术精、医德医风好的韩立斌、古群山、昝长松、梁凤琴等6位医师带教,从中医基础理论学习、针灸穴位确定到推拿技巧等,手把手教两位国际友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来到武陟县中医院学习后,巴思天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爱中”,海娜给自己起了中文名字“爱华”,共同表达对中国的热爱之情。连日来,两位“洋大夫”学习认真,生活简朴,除了正常的学习外,还经常深入其他科室探讨业务、交流学习体会。

  武陟县中医院开展的优质服务量化管理活动、“以孝为先”等医院文化同样引起了两位“洋大夫”的兴趣。巴思天将该院的“优质服务执行指南”逐字逐句翻译成德语。他说,这个医院管理非常人性化、规范化、科学化,我要把这些经验带到德国。他还在笔记本上写道: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把我和这片土地及人民联系在了一起。武陟县中医院的开放和友爱深深感动了我。我爱中国,我爱武陟,我爱中医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