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学习实践 | 山阳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找准新形势下实践群众路线发展路径
浅谈陈式太极拳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风凌石记
“ 火 凤 凰”
顽强的草根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凌石记
□张艳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近来一直沉迷于对风凌石的欣赏和把玩,为它那奇妙的造型,玉质的胴体而陶醉。在我的想象中,如果风凌石的形状是风造就的话,那么它的玉质肌体则是干旱造就的。这形成了对风凌石本身的悖论,因为对于坚硬的石头来说,风就像是过眼云烟般的事物,几乎无法与坚硬画上等号。但就是这看起来柔软的风,却将坚硬的石头雕刻出各种形状。风是空气的流动状态,流动过去之后,依然只是空气。一定程度上,空气几乎可以与“空”画上等号的。但就是这样的空,造就了风凌石的“色”。在这里,色不仅仅指色彩,而更多的是指形状,风凌石多姿多彩的形状,可以说是蕴藏了无尽的色。空与色,这两个佛教经典中经常提起的反义词,在这具体的事物上,找到了共同存在的载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一对矛盾体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佛教的辩证法。但脱离了具体宗教的语境,这一对矛盾体也可以相互融合、转化,风凌石就是这一矛盾体转化成功的代表。对于风凌石来说,色与空是相依相存而又相互转化的。

  人们曾想要通过把名字刻在石头上而不朽,于是“树碑立传”这个成语中,树碑与立传具有了相同的含义,都想指向不朽。但风在这里却充当了一个嘲笑者。面对人为的文字,风具有更加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才能。在现代奇石收藏者眼里,风留下的文字,远远比人类的雕刻更加不朽。

  风凌石的悖论不止于此。玉质肌体与干旱的矛盾同样强烈明显。因为形容玉的词如润、透等,都是与水有关的,而玉质风凌石的这些特征恰恰是在过分缺水的环境中形成的。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最初对玉质风凌石的欣赏有如在沙漠中看到清泉般的惊喜。

  除此之外,风凌石对于我来说,还有着另外的意义。第一次看到风凌石,是在一档介绍奇石的纪录片里,在那里,我第一次了解了风凌石,并被它的美所打动。而真正被它的美刻下印迹,是在我的两次西部之旅中,一次是去敦煌,一次是去更远的额济纳。在这西部茫茫的戈壁和沙漠中,它们成了我眼中的另一道风景。因为逗留的时间短暂,这两次旅行都有些遗憾。而对于风凌石,同样因为价格和携带不便等原因,我没有能够捎回来太多。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这句话在这里同样发生了作用。从额济纳归来,因为路过戈壁石最大产地阿拉善而不入,成为我心中挥之不去的遗憾。所以归来之后,我首先做的并不是整理这次旅行的照片和思绪,而是跑到网上去寻找风凌石,希望能从这里购得风凌石以弥补遗憾。后来我真得购买了很多。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不仅是对没有购石遗憾的弥补,甚至也成为对我旅行短暂的一种弥补。通过欣赏风凌石而回忆、回味大漠和戈壁风情,是我对风凌石欣赏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