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天新生入学时,我都会想起1988年那个刻骨铭心的夏天。
那年,哥哥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录取,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同时我也考入县里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成为全村唯一一名考入县重点高中的女生。
两份录取通知书约好似的几乎同时被送到父母手中,父母拿着两份通知书,左看看右看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神情变得有些凝重。
当时,父母种有十来亩地,供养我们四个孩子,家里生活很贫困。我深知,父母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自豪着、兴奋着,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家里经济困难的现实。
第二天,父母依旧早早起床,但没有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而是分头去筹钱。看着父母四处借钱,好心的邻居劝母亲说:“别让大妞读了,在农村,一个女孩子能读到初中毕业已经行了。她在家,里里外外还能帮你一把。”母亲笑着说:“只要孩子愿意上学,咱当老人的就是扒房卖地也得供。”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轻抚录取通知书,我觉得好重好重!
就在那一天,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有了父母博大无私的爱,我、小妹、小弟先后考上了大学。这在我们居住的小村庄,甚至周围十里八村都是罕见的。
20多年过去了,母亲的那句话始终牢牢印在我的心底,给我温暖,给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