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法苑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
有效提升“联络之家”软实力
跨省执结600多万元
一房二卖 既返房款又赔偿
获“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无证驾车出事故
致人死亡须担责
又想起那份录取通知书
看人不顺起争执
寻衅滋事被判刑
普法要从青少年开始
举行“我的岗位与焦作转型”演讲比赛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9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想起那份录取通知书
□石志炜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每年秋天新生入学时,我都会想起1988年那个刻骨铭心的夏天。

  那年,哥哥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被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重庆大学录取,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同时我也考入县里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成为全村唯一一名考入县重点高中的女生。

  两份录取通知书约好似的几乎同时被送到父母手中,父母拿着两份通知书,左看看右看看,脸上的笑容逐渐散去,神情变得有些凝重。

  当时,父母种有十来亩地,供养我们四个孩子,家里生活很贫困。我深知,父母为我们取得的成绩自豪着、兴奋着,但他们又不得不面对家里经济困难的现实。

  第二天,父母依旧早早起床,但没有像往常一样下地干活,而是分头去筹钱。看着父母四处借钱,好心的邻居劝母亲说:“别让大妞读了,在农村,一个女孩子能读到初中毕业已经行了。她在家,里里外外还能帮你一把。”母亲笑着说:“只要孩子愿意上学,咱当老人的就是扒房卖地也得供。”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泪流了下来。轻抚录取通知书,我觉得好重好重!

  就在那一天,我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

  有了父母博大无私的爱,我、小妹、小弟先后考上了大学。这在我们居住的小村庄,甚至周围十里八村都是罕见的。

  20多年过去了,母亲的那句话始终牢牢印在我的心底,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