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早晚凉,中午热,初秋的天气反复多变,让许多患有慢性病的老年患者有些无所适从。近日,一些老年读者致电本报,希望能多了解一些秋季如何预防旧病复发方面的知识。为此,记者专门来到市中医院,就此问题走访了部分专家。
本报记者 孙阎河
胃肠类疾病
胃肠类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尤其是消化道溃疡患者更需要在秋季注意保养。
专家提醒: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陈百顺指出,立秋后,随着气温的降低,天气变得凉爽,一些的老人食欲也开始旺盛。这时,如果饮食过饱,很容易增加胃肠道负担,特别食后不注意保暖,导致着凉,就更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因此,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老年患者要注意适量饮食,不能贪图一时的口腹之欲。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的老年患者来说,千万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尤其是不能吃太多酸性食物。
肝胆类疾病
秋季来临,一些患有肝胆类慢性疾病的老人胃口大增,给肠胃带来了不少负担,从而导致胆结石的复发。
专家提醒: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陈百顺解释,在中医五行学说中,秋季属金,金克木,肝胆属木。所以,如果在饮食上不注意,情绪上不进行调整,不仅是胆结石,所有的肝胆类疾病都容易在这个季节复发。因此,患有肝胆类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要进行适当锻炼,注意保暖,控制情绪,不要暴饮暴食。
慢性肺部疾病
哮喘病也是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之一,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的气道防御功能较差,温差变大时,很容易引起复发。
专家提醒:市中医院呼吸科名誉主任谢帮军指出,有此类疾病的老年患者在秋季来临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规范用药。如果有病情加重的迹象,更要及时就医。同时,由于秋季风大,早晚温度低,所以有慢性肺部疾病的老年患者,出门时要注意戴口罩;饮食方面,多吃些润燥、清肺的食物,如百合、梨等。另外,平时可以唱唱歌,做步行运动,这样不仅可以增大肺活量,还能消除疲劳、缓解胸闷。
心脑血管疾病
眼下正值夏秋交替之际,气温变化大,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极易导致旧疾复发或加重病情,因此要比往常更注意保养。
专家提醒:市中医院心病科住院医师吴莹玲特别提醒,虽然现在已经到了秋天,但中午的时候气温比较高,所以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千万不要贪凉,注意添加衣物,以免旧病复发。因为,温度低时,人的全身血管收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四肢发凉、皮肤青紫。心脑血管也一样,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冷天也会刺激心脑血管收缩,再加上许多老人内热外寒,心里觉得热,其实身体的御寒能力极差。这种情况下,一些老人往往会因不注意而使心脑血管疾病复发。同时,胃肠道、呼吸系统等疾病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骨科类疾病
秋季,老寒腿、膝关节炎、腰背痛、风湿病等一些老年人容易患的骨科类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专家提醒:市中医院骨科分院主任张汉深介绍,所谓的“春捂秋冻”不是适合所有人群,也不是没有节制。不少年轻人在秋风瑟瑟中,因为长期穿短裙、短裤,还易引发骨科疾病,更不要说是抵抗能力较差的老人了。因此,老年骨病患者在运动后,一定要及时擦干身上的汗,不要让风寒侵入身体,引起骨关节病复发或加重。另外,老人在秋季要及时添加衣物,平时洗东西时水温要适宜,不能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