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9月26日,星期四。虽然临近国庆节,孟州市法院却是一派忙碌景象:机关各审判庭工作人员在填写审案结案情况,一些法官在紧张有序地接待群众。因为按照惯例,当天下午该院要召开审委会,主要是对重大疑难案件的审判和结案情况进行分析讨论。
审判管理,使每一个审判庭和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审判管理,也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成为孟州市法院创新审判管理工作的一个特色。
采取有力措施,强力推进审判管理工作
审判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当前,随着执法办案任务的日益加重,群众的司法期待和要求日益提高,法院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大。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已经成为法院服务大局、公正司法、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以来,孟州市法院党组围绕强化审判工作管理、确保公正廉洁司法进行了深入探索。2011年10月,该院成立了专门的审判管理办公室。成立审管办、推行审判管理,目的是提升审判质量、提高审判效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措施,就会推行缓慢,并且很有可能是走过场或半途而废。该院花专款从清华紫光公司订制一套审判管理软件程序,每位法官都必须学会。然而,有些法官由于年龄、学历等原因,无法使用这套程序。
面对这些问题,该院领导带队走访每个庭室,现场考核每位法官。对于那些不愿学、弄不懂、适应慢的法官,该院领导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就这样,在领导的努力下,该院每位法官都熟练地掌握了这套程序。在此基础上,该院还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规范化、信息化“四位一体”的审判管理体系。
提起这项工作,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沙弟深有感触地说:“人民法院践行群众路线,实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集中体现在公正高效办案上,体现在良好的办案效果上,体现在便民利民措施的落实上,体现在对群众的真挚感情上。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审判管理工作,做到公正高效办案,我们的工作就会赢得绝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满意。”
积极创新实践,确保审判管理高质量运行
审判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对该院各类案件实施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审委会日常事务、审判业务考评考核以及定期收集、分析和公布反映审判质效的评估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在审管办的电脑上,记者打开了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发现该系统共设置了领导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庭长办公系统、立案系统、办案系统等21个栏目,每个系统的流程都具体清晰。如立案系统分为刑事、民事、行政、赔偿、执行等情况,具体流程图为,立案—案卷转庭长办公系统—庭长分案—分到相关承办人系统—承办人在网上填写审理信息—报到审管办—审管办审批后结案—结案后网上进行案件评查。评查主要是发现案件审理中有没有信息不全、程序错误等,如果没有,审管办直接归档。
该院审管办副主任赵勇告诉记者,法院不仅制作了这样一套规范、透明、公正的软件系统,而且还对整个审判管理工作进行了创新。审管办成立后,先后建立了每周四审委会制度、每月一次的院务会制度,建立了审限监控、审限通报平台,制定了审限管理和超审限管理制度、案件质效评估表、每季度态势分析图表等。
在审管办,记者发现一份有关加强审限管理工作的材料:今年年初以来,该院狠抓审限管理工作,切实加强立案、分案、开庭、裁判、执行、归档等各个流程节点管理,实行审限催办制度,加强延长、扣除审限管理制度,促进了审判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所谓审限催办制度,就是在距离案件审限届满30日前,由审管办向主管院长、庭室负责人及承办人发送案件催办短信通知,对案件审限即将届满提出警告;在距离案件审限届满15日前,由审管办向院长书面报告,由院长亲自约谈庭室负责人及承办人,督促承办法官在审限届满前结案。所谓加强延长、扣除审限管理制度,就是承办法官申请延长审限时,必须提交延长审限申请书,写明原审限期限、报请延长的理由、请求延长审限的具体时间,并经由审委会讨论研究后决定是否延长审限。
为确保这项制度的落实,该院还建立了超审限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对出现超审限案件的部门和干警个人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同时追究其所在庭室负责人的相应责任。
这些制度的制定和严格执行,为加强审判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创造了条件。今年1~6月份,该院未出现一起超审限案件。
完善制度体系,探索审判管理新途径
“审管办就像一个指挥棒,我们业务庭都得跟着指挥棒走,这样不知不觉就提升了审判质量和效果,促进了司法公正。”这是该院民一庭庭长谢礼涛的一番话。
“看着这些数据,你的成绩和不足、个人业务能力和水平一览无余,这对法官既是压力,也是促进,可以鞭策法官及时找出不足,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该院民二庭法官韩冬霞如是说。
他们的话不仅代表了该院广大审判人员的共同心声,而且也反映了该院强化审判管理工作以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该院通过审判管理的科学指标引导,强化民商事案件调解、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行政案件协调、执行案件和解工作,从实质上化解了社会矛盾、赢得了民心。特别是建立和完善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的工作机制后,在审判管理体系中建立完善判前诉讼指导、判后释法答疑以及院长接待日等制度,给群众提供了一个反映情况和表达诉求的平台。同时,强化案卷评查工作力度,通过常规评查、重点评查,及时查摆案件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纠正,保证案件的公正性。在此基础上,该院认真总结在审判活动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对影响经济发展和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诉讼案件,实施重点管理和监控,积极探索司法办案既严格依法又紧密服务经济发展、民生需求和社会稳定的办法,有效防止机械司法、孤立办案。
据了解,今年年初该院强力推行审判管理工作以来,服判息诉率在80%以上,民事案件调撤率在7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