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智玲
今年58岁的王先生有将近15年的冠心病史。“在市里一家医院做冠脉介入支架手术6年了,最近这两三年间断性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的症状,很不舒服。”王先生说。
今年年初,王先生在一次独自外出办事期间,突然感觉到胸部剧烈疼痛,蹲在地上无法起身。路人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随后王先生被救护车紧急送到市中医院进行抢救。“检查时发现他面色很暗、舌苔白而腻、脉虚细数、心音低钝,属于中医上讲的胸痹症。”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继磊说。在住院治疗期间,张继磊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治,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拟方。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先生的胸闷、心悸症状逐渐得到缓解。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和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都属心血管病。“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发病过程及治疗方法。”张继磊说,去年他在市中医院的安排下,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回来后,更加坚定了他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心病的信心。
据介绍,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从临床上看,虽然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首选,但面临费用高、术后可能再度狭窄等问题。中医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诊治是从整体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整体动态的诊治,具有安全、有效、低毒等优势。因此,可以发挥中医药优势,改善患者的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北京东直门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病的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对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好,此外还拥有许多自配煎剂,如补血口服液、降脂通脉口服液等,不仅疗效显著,销量巨大,还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很值得我们学习。”他说。
张继磊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可遵循“十六字”方针,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平衡心理。具体为,在饮食方面可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蔬菜和水果,适当吃些动物性食物,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可以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量的体力活动;吸烟、酗酒都会损伤血管,影响心脏功能,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戒烟限酒;情绪紧张、激动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因此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