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提升路域绿化带管护水平
著名拓展培训师宫永军莅焦讲课
博爱县成功引进“南笋北种”项目
强力推行“联户网格化”服务
高考改革,别只在技术层面“打转转”
“指标”若不合理,废除就是进步
扔人执法
创建民情联络室 架起党群连心桥
引领绿色发展
畏惧媒体镜头不如敬畏群众眼睛
焦作日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畏惧媒体镜头不如敬畏群众眼睛
□刘 荒 程子龙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一边是许多群众焦急地排号等候,一边是三个办事窗口仅两人在岗;一边是对群众不满的麻木,一边是对记者镜头的极度敏感,甚至以起身停工相抗。发生在黑龙江省一家公安机关办事大厅的鲜明反差令人感慨,更令人深思。

  畏惧记者镜头,却无视群众眼睛,这样的情况并非孤案。一些麻木懈怠甚至违法违规的行为经媒体曝光,当事人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有的还会被追究责任,可谓后果严重。而在日常工作或服务中,那些衙门做派,群众虽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最多发牢骚抱怨一下,往往少有触动,久而久之,一些机关的工作人员对群众的不满意也就不以为然了。

  事实上,在社会转型期特征明显、各种利益诉求错综复杂的当下,媒体的监督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只重视记者镜头,却轻视群众评价,无疑是本末倒置。群众的眼睛是最好的监督,表面上无声无形,如过眼云烟,但他们的所见所闻,会不断变成街谈巷议,在日积月累中从量变到质变,从而形成大众评判、社会口碑。那些缺位的服务、冷漠的态度,伤害的是群众的心灵,损害的也是自身的形象。

  “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真正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当懂得并习惯敬畏群众的眼睛,就不会再畏惧媒体的镜头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