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昕馨)随着室外温度下降,温度相对较高的室内成为老鼠的“安乐窝”。昨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消杀科了解到,近期,很多市民向疾控部门反映,近段时间家中竟然发现了老鼠,甚至个别高层楼房也未能幸免。除虫专家提醒,冬季鼠类的活动范围缩小,对于这些“不速之客”集中灭杀效果最好。
“老鼠在春天向野外迁移,秋后随着气温下降,会向居民室内迁移。”市疾控中心消杀科副科长梁森介绍,老鼠的攀爬能力超出人们的想象,它们沿着管道、楼梯、电梯,甚至高层住户厨房的窗户缝隙,一路而上,无孔不入,如果防范意识不强,老鼠就会进入室内取暖。“老鼠在家中咬坏东西令人讨厌,但其危害远不止这些。”梁森说,老鼠是传播多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最具威胁性的疾病是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所以灭鼠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冬季该如何防治老鼠呢?梁森说,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他建议每个家庭都要搞好环境卫生,清除住宅周围的杂草、随意堆放的物品,经常清扫室内外卫生,各种用具杂物收拾整齐,衣箱、衣柜以及书籍、鞋帽等要经常检查,不让鼠类营巢。同时,断绝老鼠的食物来源。鼠类的食物包括人的食物,以及动物饲料、垃圾、食品行业的下脚料、粪便等,这些东西要存放在加盖而且没有缝隙的容器内,使老鼠因得不到食物而被动地去吃投放的毒饵,从而达到灭鼠目的。
“灭鼠的方法有很多种,市民使用最普遍的是鼠夹、鼠笼等物理灭鼠方法和投放鼠药等化学灭鼠法。”梁森说,在使用化学灭鼠法时,应选择抗凝血灭鼠剂类的慢性药物。老鼠通常在进食几天后由于内出血才慢慢死去,死时已经没有多少知觉,这样便不会惊吓同类进而影响灭鼠效果;不要使用小贩们走街串巷贩卖的“一步倒”等急性药物,这种药物除了存在家庭安全隐患外,还会引起老鼠警觉,以致拒食药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