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斌
有一种历史研究者,他们立足于客观史料而又不落窠臼,他们像说评书一般,将历史事件向我们徐徐展开,让我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历史、了解历史。著名作家马伯庸与汗青无疑是这类历史研究者中的佼佼者。他们埋头于史料四余载,给世人呈现了一部华丽而又充实的历史性著作:《1592~1598中日决战朝鲜》。该书以全新的语言和视角,诠释1592年到1598年明王朝抗日援朝这一历史事件。读此书,仿佛自身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战争的各个场景盘旋于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1592~1598中日决战朝鲜》是一部华丽而充实的历史性著作,其华丽与充实交相辉映,绽放出历史的耀眼光芒。那么,此书为何具有如此之魅力?
该书的魅力毫无疑问首先体现在语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外壳。历史研究讲求严肃论证,基于此,很多历史性著作和论文在语言方面也就表现出刻板化倾向,其读者范围也就容易局限于历史研究者一小部分人群。恰恰相反,该书以说书评的方式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真实的历史画面。其语言平白浅易、诙谐风趣而又不失严肃,对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更是跃然纸上。读此书,时而不禁捧腹大笑,时而又肃然起敬,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假若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断然不会写出这样华丽而又充实的历史性著作。
其次是史料运用方面。历史研究要求尊重客观史实,在对其史料进行分析与甄别的基础上,无限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作者在创作该书时,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尤其是对日本和朝鲜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使得书中内容真实而客观。只有在各方面史料的支撑下,作者才能从对比与分析中探求到历史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对每场战争中各方伤亡情况的分析,做到了真实客观。整部著作以细致的研究,对部分史料中的记载进行去伪存真,这不仅使得本书具备充实的魅力,也使得我们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更加清晰,使读者更加贴近历史真相。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够用心体会到四百余年东北亚局势的风云变幻,也才能够带给读者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第三是该书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众所周知,无论是研究还是记述历史,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客观真实。尽管如此,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与朝鲜的历史学家,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对其历史事件的记载与研究总会有失偏颇,附带主观意识,这也正是历史研究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的原因之一。本书在对三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其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当然做到了客观真实。另一方面,当作者在翻阅史料、触摸到历史真相的同时,将其真情实感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书中。例如,当朝鲜朝廷在明军面临严重缺少后勤补给、饿殍遍野的情况下,一味敦促明军出战,甚至恶言攻击。面对这样的历史真相,作者在书中表现了极大的愤慨。正如作者所言,面对历史,我们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却可以让后人知道历史真相,让他们知道历史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此书,我们不禁为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而骄傲,为历史上那些英勇奋战、为民族赢得荣誉的英雄而自豪。这也是我认为该书最为耀眼的地方所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依稀看见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浴血奋战的大明勇士们。他们为我们赢得了中华民族应有的荣誉,值得我们后人尊敬。时至今日,侵略成性的大和民族依然不知悔改,不断上演着大规模议员参拜靖国神社的丑剧。作为一名中华儿女,请牢记历史,铭记民族的荣耀与耻辱。只有这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书名:《1592~1598 中日决战朝鲜》,作者: 马伯庸、 汗青,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10月)